•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北上掃碼暗藏危機,5大個人資料隨時被轉售牟利

    發布時間:2023-10-21 14:29

    近年,電子化消費逐漸普及,各零售餐飲集團亦為了趕上“潮流”,推出電話自助下單和接受各種電子支付方式。 在內地,更是以全面電子化消費為主,港人北上吃喝玩樂時,需預先設置可以在內地使用的電子支付方式和使用電話下單。 近日,央視就報道了大部份顧客在掃碼下單都被商家要求允許援權電話號碼、個人昵稱等個人訊息,不然無法下單點餐,潛在泄露個人資料的風險。

    餐廳過度收集顧客個人消息 不提供就無法點餐下單

    中央電視臺于日前發布了一則針對個人訊息被過度采集的報道。 記者分別到餐廳和茶飲店進行實測,并在掃碼下單時發現該餐廳的微信小程序需要授權用戶頭像和昵稱才可以點餐,店員更表示不提供這些個人信息的話無法點餐。 央視狠批這些餐廳的小程序設置霸道門檻,反復多次索取顧客資料,要追查時也很難找到源頭。

    央視記者分別到餐廳和茶飲店進行實測,并在掃碼下單時發現該餐廳的微信小程序需要授權用戶頭像和昵稱才可以點餐

    ▲央視記者分別到餐廳和茶飲店進行實測,并在掃碼下單時發現該餐廳的微信小程序需要授權用戶頭像和昵稱才可以點餐。

    記者再去到茶飲店詢問同意收集個人資料之事

    ▲記者再去到茶飲店詢問同意收集個人資料之事。

    有些開發商為了獲取消費者信息會低價甚至免費為商家提供開發小程序服務,然后誘導或強制索取個人資料從而牟取暴利。 在采訪中,記者直踩小程序開發商了解詳細開發過程和泄露個人資料的風險。 開發商表示,個人資料會否被泄露取決于后臺管理者或維護人員的自律,不過他們通常會出售5類個人資料給商家作進一步銷售。

    1. 個人姓名及姓別

    2. 年齡

    3. 電話號碼

    4. 個人定位

    5. 消費紀錄

    部分網民認為應該立法監管開發商收集個人資料才能保障大眾。 有網民則認為此為微信的責任,小程序的開發者沒有任何權利去保留消費者訊息。

    更多防騙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打零工要當心,香港一女子中招被騙26萬,這個騙局真夠狠

    警惕!八達通出現詐騙網站,這些鏈接千萬別按!

    新型詐騙冒起!免費禮物離奇送上門,做錯1事即損失40萬

    “AI換臉”騙局大揭秘,香港警方教你5招避免損失

    當心!淘寶詐騙又出新套路,買家做錯1個動作險中計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相關閱讀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