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臺于這個星期連日發出寒冷及霜降警報,大帽山更最低出現-0.6°C紀錄,市區氣溫平均只有10度左右,新界會再低幾度,預計部分地區只得6、7°C。寒流襲港,不少人睡覺時都已換了羽絨被,但原來蓋被的次序亦會影響保暖效果,有日本節目實測,如果蓋被的次序出錯,溫度可相差逾4°C,并發現1個最保暖的蓋被方法。
保暖方法3招
1:比拼蓋被方法 這方法冚被最保暖!
日本節目《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后》早前列出3種蓋被方法,溫度可相差逾4°C,即睇保暖方法。
▲專家比拼3種蓋被方法。(圖片來源:《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后》節目截圖)
發現原來方法3的蓋被法,即先毛毯鋪在床上,躺后再于身上蓋羽絨被最為保暖,被內溫度最高相差近4℃!專家指,在身下鋪上毛毯,可減少體溫流失。同時因羽絨被由羽毛組成,需靠體溫膨脹才能達到保暖效果,故愈貼身愈保暖。
若想更保暖,可在方法3的基礎上,再于被子上方加上薄毛毯,更能鎖住熱力。專家亦同時指出,不推薦使用厚毛毯,因太重反而會令被內空間收縮,壓走熱空氣。
2:貼暖貼位置
在寒冬外出時,不少會選擇貼上暖包,節目指出,原來暖包貼的位置會影響保暖效果:
▲暖包最好緊貼腹部,會比起貼在腰間更暖。(圖片來源:《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后》節目截圖)
3:戴圍巾保暖方法
怎戴圍巾最保暖?節目實測2款最常見的圍巾綁法,發現下圖左邊綁法較保暖。
▲結果:方法1(交叉重疊)較為保暖(圖片來源:《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后》節目截圖)
據服裝專家解決,交叉重疊頸巾的保暖方法會涉及較多布料,所以溫暖的空氣較難流失。但若纏頸一圈,纏頸范圍較小,反而會不夠暖。
專題 更多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