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電動車或是傳統汽車,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實力。中國首輛國產汽車民生牌75型載重卡車,便是誕生于1931年的東北。在混亂的民國年代能制造出性能不弱的汽車,背后是少帥張學良的大力推動,不過少帥辛苦經營建立的車廠設備,在“九一八”事變后遭日軍占領掠奪,淪為日本豐田汽車的發家基礎。
較長春一汽CA10早25年誕生
東北王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一直注重教育、工業和軍工發展。當張作霖被日軍炸死,少帥正式繼位,宣布奉系易幟,停止內戰后,他便將發展轉向側重經濟建設,其中一個重要目標便是制造汽車。
▲奉天迫擊炮廠。 卡車之家
▲張學良大力推動中國制造國產汽車。 卡車之家
▲奉天迫擊炮廠。 《張學良畫傳》
▲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 卡車之家
▲民生75型載貨卡車1931年正式下線。 《張學良畫傳》
▲民生75型載貨卡車。 小紅書@小米鍋巴
▲奉天迫擊炮廠為東北軍制造的迫擊炮。 小紅書@東北知識局
▲奉天迫擊炮廠為東北軍制造的迫擊炮。 小紅書@東北知識局
▲奉天迫擊炮廠為東北軍制造的迫擊炮。 小紅書@東北知識局
▲民生75型載貨卡車因日軍侵略致未能量產。 小紅書@夏目歷史君
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建議下,張學良接納其軍轉民的建議,在1929年5月把該廠改為遼寧迫擊炮廠,并附設民用品工業制造處——民生工廠。
由于當時東北工業起飛,交通工具開始機械化,而為保護新建的瀝青路面,沈陽城在1928年已禁止舊式馬車行駛,令市場對貨車需求殷切,但當時貨車全為外國進口,所以張學良決定首輛國產汽車以載貨卡車為目標。
張學良更先后撥出70萬大洋,供研發汽車及購置生產機器。受限于當時缺乏汽車技術人材,無法獨立完成汽車設計及生產,于是聘用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
按照“先仿制后創新”計劃,民生工廠入口了一輛美國瑞雪號汽車,以逆向工程,在1931年5月31日,中國首輛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正式下線,較更為國人熟悉的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CA10卡車誕生,早了足足25年。
時速40公里國產率70%
民生75型采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具有65匹馬力,載重量1.82 噸,最高時速為40公里。在工業基礎薄弱的民國年代,民生75型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制,202種是進口,其中發動機、后軸、電氣裝置、輪胎關鍵部位等是委托國外廠家依照本廠圖樣代制,國產化率高達70%。
▲民生75型載貨卡車。 卡車之家
▲美國瑞雪汽車是民生75型載貨卡車的原型。 卡車之家
▲首輛國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參加路市展覽會。 維科網
▲首輛國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參加路市展覽會。 維科網
▲媒體介紹首輛中國國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 小紅書@四哥likes說車
▲中國首輛國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 小紅書@Viviane
▲中國首輛國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卡車,性能不比同時代外國車差。 小紅書@Viviane
此外,民生75型完全按照中國道路量身定做。特別是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后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民生75型的性能及國產化率,面對當時的外國進口車亦不遜色。
1931年,是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建會10周年,在上海舉辦路市展覽會便強烈要求有國產汽車參加。1931年9月12日,民生汽車駛入上海,參加該展覽會,與福特、別克、雷諾等知名汽車一起放在展廳中央。
“九一八”事變打斷量產
遺憾的是,民生75型卡車在展覽會上大放異彩僅6日,未及在國內市場普及便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日軍占領了東北,民生工廠內第一批80輛量產車連同大量零部件被關東軍掠奪一空。
▲民生75型誕生25年后,中國才制造出CA10卡車。 小紅書@汽車之友
▲人民幣一分上的汽車便是長春一汽的CA10卡車。 小紅書@汽車之友
▲「九一八」事變后被日軍占領的奉天迫擊炮廠。 小紅書@紹興的記憶
▲豐田汽車創辦人豐田喜一郎。 Toyota
▲「九一八」事變后被日軍占領的奉天迫擊炮廠。 小紅書@紹興的記憶
▲日本豐田汽車靠日軍占領的民生工廠設備及零件起家。 卡車之家
日軍的侵略,令中國制造汽車的計劃中止,民生工廠內的大批制車機器及零件,更被日本原來從事紡織的豐田家接手,成為制造汽車的基礎設備。之后豐田家的豐田喜一郎在1934年成立了汽車公司,即現在全球知名的車企豐田汽車??梢哉f,日本豐日的汽車帝國,正是靠著民國的民生工廠起家,而其豐田31C型卡車,便是利用民生75型剩下的零件組裝。
編輯︱梁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