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早前多地出現酷熱天氣,部份地方溫度沖破40℃,冰凍汽水便成為民眾消暑降溫的好方法。過去因運輸問題,中國的汽水業呈地方割據局面,其中天津的山海關汽水,憑其獨特配方,保留著鮮果口味,成為清末民初北方的時髦飲品代表,在清帝溥儀大婚中成為“國飲”擔當。
▲中國首間本土汽水廠正廣和汽水。小紅書@羅杰Roger的博古架
▲山海關汽水打入天津最高檔西餐廳起士林,令它聲名大噪。小紅書@民國物語展覽館
▲天津山海關汽水廠1961年的生產車間。新華社
▲清朝最后皇帝溥儀大婚時,也用山海關汽水奉客。小紅書@小話嘮愛八卦的書屋
▲山海關汽水廠民國前雄霸北方的市場。北方網
英商1900年創立
西方發明的“荷蘭水”在清末已傳入中國,至于本土制造史,則是1892年由英國人在上海建立正廣和汽水廠開啟。
至于天津,因海運發達及多洋人聚居,在1900年便也吸引英國商人設立萬國汽水廠,1903年再遷到山海關,更名為山海關汽水廠。
山海關汽水廠研發出獨特配方,讓汽水能保留較強的橘汁鮮果口味,以及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令它廣受北方民眾歡迎,加上山海關汽水又獲天津達官貴人鐘愛的德式高檔西餐廳起士林引入,進一步讓山海關汽水的聲名大噪,成為天津最時尚的飲料。
山海關汽水的威名,更傳到北京紫禁城,末代清帝溥儀于1922年12月與皇后婉容舉行大婚典禮時,成為婚宴餐桌上的“國飲”,升格為皇室飲品。
獲可口可樂瓶子專利
1927年“山海關”與可口可樂合作,獲得使用可口可樂瓶子的專利權,并引入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及銷售模式,令山海關汽水變成家喻戶曉的汽水品牌。
在生產可口可樂外,山海關汽水廠還生產各種甜汽水:喜鳳汽水、大蘇打水、小蘇打水,公司還生產二次蒸餾水,主要供藥廠、醫院、電業、染料房等,穩坐北方飲料行業頭把交椅。
日軍侵華后,山海關汽水廠被占被毀,1946年才能恢復生產。當時許多商店為了獲得山海關汽水的供應,還會簽署不售其他品牌汽水的協議,令“山海關”產品雄霸了天津市場,甚至遠銷北京、山西大同、河南開封等地。
1953年,原品牌被收歸國有,改名為“天津山海關汽水廠”,成為新中國第一家國有汽水廠。在高級工程師邵長富帶領下,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推出果汁汽水的品牌。
山海關汽水獨特配方和清爽口感,被選為人民大會堂國宴專用飲料。在1956年地方工業部召開的全國汽水會議上,因其獨特配方和清爽口感,“山海關”汽水被評為全國第一名。
2014年再戰江湖
改革開放后,外資和外國商品涌入,令山海關汽水在90年代受到強烈沖擊,加上國營企業的疏于管理,令山海關汽水在2000年一度淡出市場。
直至2014年,在引入現代化設備下,于天津空港技術開發區再次出發,沿用傳統配方,及以浙江黃巖蜜橘作原材料,山海關汽水重新出現在消費者眼前。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編輯︱賀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