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金融時報》:規避稀土出口限制,外企開始將生產線轉移至中國

    發布時間:2025-08-16 08:36

    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全球關稅戰,中國則祭出稀土管制,令一些西方國家叫苦不迭。觀察者網引述英媒《金融時報》15日報道,知情人士稱,中方正嚴加管控外國企業大量囤積稀土及其制品的行為,以精準掌握稀土出口供應情況。

    稀土

    一名知情人士聲稱,“中方向外國公司發出明確通知,不得大規模囤積稀土,否則可能面臨供應問題?!绷硪蝗诉€稱,中方有意限制核準出口量,以防止外企囤積。報導分析,這一舉措凸顯出中方牢牢掌握稀土供應主導權的決心。

    文章還談到,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上個月開展的一項調查,半數受訪會員企業聲稱,其大部分稀土相關的出口申請要么處于待審批狀態,要么已被駁回。

    調查報告研判,“所有申請均需逐行審核,一旦發現任何不符之處,申請可能被延遲處理或退回?!眻蟾嬷羞€特別提到,“對于大額訂單,尤其是超出申請者歷史平均水平的訂單,中方會進行更嚴格審查,以防范潛在的囤積行為?!?/p>

    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關鍵礦產和稀土磁鐵的出口許可制度。而作為中美貿易“休戰”的一部分,中方也同時在加快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Michael Hart)6月接受采訪時曾澄清,“中國并未攔阻稀土出口,只是出口審批速度比預期要慢。部分延遲與啟用新審批系統有關,而非中方阻止出口?!?/p>

    一名參與出口申請流程的人士也向英媒證實了類似說法。他還補充稱,在行業協會及商業游說團體反映企業的緊急需求后,中方會做出靈活調整,比如為需求最為急迫的企業加快審批進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美媒早前發現,中方現行的出口許可制度,正鼓勵外國企業在華完成零部件的全生產流程。因為稀土本身及含稀土的磁體出口需獲得許可證,而內置這類磁體的大型零部件(如揚聲器、耳機或游戲手柄等)則可以獲得豁免。

    《金融時報》也提到,為規避出口限制,不少西方企業正將成品生產線轉移至中國。

    總部位于美國的電機制造商雷科達(Regal Rexnord),其首席執行官路易斯·平克姆(Louis Pinkham)就向英媒透露,該公司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中國,通過在華完成稀土磁體與產品的組裝,從而降低出口難度。

    上周,他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過去四個月里,我每周都要參加一兩次會議,與團隊共同應對當前形勢?!?/p>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6月份中國對美出口稀土磁體激增至352.8噸,較5月份增長了660%;總體來看,中國6月向全球出口了3188噸稀土磁體,比5月的1238噸增長157.5%,但與2024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38.1%。

    這標志著在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后,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所需關鍵礦產供應強勁恢復。分析師預計,隨著更多出口商在6月獲得許可證,7月中國稀土磁體的出貨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中方已多次強調,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符合國際通行做法。與此同時,考慮到各國在民用領域的合理需求與關切,中方已依法批準一定數量的稀土相關物項出口許可合規申請。

    中國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體現了堅持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一貫立場。

    新華社也在評論中指出,中國的目標是“規范出口”而非“禁止出口”,是“促進便利合規貿易”,而非切斷正常商業往來。與其陷入“脫鉤斷鏈”的焦慮或“戰略武器”的迷思,不如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適應中國的治理新規上來,通過坦誠對話與合作,共同確保這一關鍵資源能在和平、可持續的框架下,繼續為全球科技進步和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來源︱中時新聞網
    編輯︱賀巧華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