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看完九三閱兵,才明白為何這么多國家領導人愿來中國

    發布時間:2025-09-04 09:53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以盛大閱兵儀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

    45個方(梯)隊震撼登場,受閱武器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首次公開亮相的裝備占比高,展示我軍體系作戰能力。

    此次受閱的新一代武器裝備有哪些亮點?我國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有了哪些質的提升?閱兵等紀念活動在地區合作和維護和平方面有何意義?

    軍事問題專家曹衛東在北京日報、長安街知事的“知事會客廳”直播節目中表示,此次閱兵全面展示了中國國防現代化、體系化和完全國產化的成就。從戰略層面看,核常兼備、??找惑w、信息化與無人化裝備體現了全方位作戰能力;從步伐訓練到儀仗隊的整齊風貌,則體現了解放軍的精神素質和紀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指出,閱兵展示的國產化、體系化裝備及新型作戰力量,體現中國式現代化和實戰能力,同時彰顯中國維護和平、捍衛主權和民族復興的決心,是對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途徑。

    聯合作戰體系和未來作戰模式

    全面升級

    知事:這次閱兵中展示的裝備方隊有不少是代表現代戰爭形態演變的最新裝備,很多是國之重器,您能否詳細解讀這些裝備的特點和意義?

    曹衛東:這次閱兵展現了中國國防的現代化、體系化和完全國產化。從80年前的小米加步槍到今天的強大解放軍,這是最直觀的對比,裝備進步凸顯了國家維護和平的力量之強大。

    在戰略層面,展示了“核常兼備”的能力:?;肆α康木蘩?3導彈、液體燃料的東風-5C和固體燃料的東風-61,體現了核力量的多元化。常規裝備方面,既有適應平原開闊地區的重型主戰坦克,也有適應崎嶇復雜地形的輕型和兩棲坦克。

    現代戰爭強調信息化和無人化,這次閱兵出現了無人艇、無人潛航器、機器狼等裝備,顯示有人與無人裝備的結合。創新性武器尤為突出,高超音速導彈如“鷹擊”系列,通過不同原理實現不規則飛行軌跡,魚雷和潛艇、水下無人裝備都強化了海上作戰能力。

    反艦導彈方隊

    ▲反艦導彈方隊

    以鷹擊-20為例,由兩級火箭發動機推進,達到高超音速,使對方攔截概率極低。閱兵活動也展示了魚雷裝備,既可以從核潛艇上發射,也可以從常規潛艇上發射。我認為,在展示魚雷的同時,其實是給大家展示了潛艇。

    另外,激光武器和電磁干擾武器的出現,標志著攔截無人機和高速目標的新手段。近來,無人機在一些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無人機就算再快、功效再高,也不可能快過光速。因此,這些武器能夠有效地攔截包括無人機在內的高速目標。

    核導彈第一方隊

    核導彈第一方隊

    此次閱兵所展示的所有裝備均為國產,體現了我國國防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化和武器裝備制造的自主創新與自力更生。

    空中力量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預警機作為“空中大腦”,轟-6K、運-20和運油-20增強遠程打擊與持續作戰能力;殲-16電子戰機可以進行電子壓制,“戳瞎”對方;殲-20和殲-35隱身戰機展示了五代機體系,特別是殲-35,意味著將來我們的航空母艦上也會有隱形戰機,目前全球只有美國一家能做到;殲-15艦載機和反潛巡邏機則顯示了航母作戰與海上反潛能力。

    從整體上看,閱兵展示的武器體現了聯合作戰體系和未來作戰模式的全面升級。

    知事:閱兵式上受閱方隊的整齊步伐和精彩表現令人贊嘆,比如儀仗方隊的正步步幅必須精確到75厘米,誤差不能超過1厘米,這些高標準的訓練要求對于展現軍隊的風貌和戰斗力有何重要作用?

    曹衛東:軍人必須具備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這在步伐、眼神和動作中都能體現出來。儀仗大隊是解放軍的標桿部隊,他們通過天安門受閱區應步行991步,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是長期高強度訓練的結果。隊伍在天安門廣場前的行進步數都經過精確測量,因此才能展現出獨一無二的氣勢。

    這種高標準訓練不僅展示了儀仗隊的風貌,也體現了解放軍徒步方隊整體的精神和素質。

    和平必須依靠

    強大的軍隊和國防力量

    知事:中國希望通過閱兵向世界傳達哪些信息?80年后的今天,為何要強調維護戰后國際秩序?

    曹衛東:二戰是反法西斯陣營與法西斯陣營的生死搏斗,造成了5500萬人死亡,僅中國就有3500萬人傷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如此慘痛的代價提醒我們,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要守護和平,必須依靠強大的軍隊和國防力量。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冷戰思維、大國對抗和“臺獨”分裂勢力至今仍存在,沒有解放軍這座鋼鐵長城,就無法維護和平與統一。

    此次閱兵展示了解放軍的世界一流水平:理論、編制結構、官兵素質和武器裝備都達到頂尖,裝備以四代為骨干、三代為主體,與世界先進水平無代差,而且全部國產化。解放軍是威武之師,更是文明之師,我們這支部隊謀求的是和平與正義,這就是為什么如此多的國家領導人愿意參與中國的紀念活動。

    今天,我們舉行閱兵、展示裝備的真正意義在于:告慰犧牲的全世界5500萬遇難者,希望戰爭不再重演,并依靠強大的國防力量,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不再被戰爭打斷。通過閱兵,中國向世界表明“不惹事、不怕事”的態度,這既是對全國人民的匯報和鼓舞,也是向世界的展示。

    王義桅:中國在抗戰中獨立堅持了十多年,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蘇聯一道成為二戰的主要貢獻者。這一歷史奠定了戰后國際秩序,但西方長期淡化中國作用,更多強調美國的貢獻?!堕_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日本領土范圍,中國在戰后秩序中理應擁有重要地位。

    這次閱兵的意義不只是軍事現代化的展示,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集中體現。最突出的是裝備完全國產化,并且模塊化、體系化,真正具備實戰能力,隨時可投入戰場。這反映了中國工業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綜合進步,展示了新的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

    閱兵不僅鼓舞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對民族復興的信心,也彰顯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首次公開亮相的軍事航天部隊方隊、網絡空間部隊方隊、信息支援部隊方隊,以及第五代戰機、激光武器等,標志著中國軍事實力已進入世界前列。

    空中無人作戰方隊

    ▲空中無人作戰方隊

    與十年前相比,這次閱兵更直面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俄烏沖突、加沙戰火、核風險的上升,使人們意識到世界并不和平、戰爭并不遙遠。中國軍隊在此背景下,不僅肩負捍衛國家主權與統一的任務,也承擔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的責任。

    中國軍隊的強大

    向世界傳遞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知事:近年來,日本不斷有右翼勢力否認二戰罪責,不僅堅持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海外教科書中“慰安婦”的記載,還企圖淡化軍國主義侵略罪行,甚至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如何看待日本這種歪曲歷史的行為?日本在對待二戰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對地區局勢的穩定發展有哪些負面影響?

    王義桅:日本在文化上繼承了中國很多東西,卻沒學到精髓,反而吸收了西方的侵略、殖民、擴張思維,十分惡劣。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但日本從未真正道歉。1945年天皇發表的是“終戰詔書”,沒有“投降”、沒有“道歉”,靖國神社的敘事至今還在延續。與德國徹底反省不同,日本在冷戰格局下被美國扶持,歷史沒有得到清算。日本在教科書里否定南京大屠殺,在廣島、長崎紀念館里只強調自身受害,卻不提及原因。

    這種錯誤史觀延續到今天:把侵略粉飾成“共榮”,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甚至借助美國的支持否認歷史。這導致日本右翼在地區問題上不斷挑釁,成為地區不穩定的重要因素。根源在于日本“服從強者”的心態——對美國服從,對中國不服。它既沒有真正獨立自主,又缺乏對歷史的反省。這種態度不僅毒害年輕一代的認知,也嚴重破壞地區的互信與和平。

    中國通過閱兵,不只是展示國防現代化,更是在告訴鄰國:我們有力量維護自身安全,也有決心守護地區和平。中國軍隊的強大,既是震懾潛在挑釁的保障,也是在向世界傳遞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楊睿奇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