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質疑西貝部分餐品為預制菜,而西貝則斷然否認,雙方多次隔空爭吵,引發廣泛熱議。據第一財經9月13日消息,針對預制菜國標草案過審即將公開征求意見的消息,當日,羅永浩發文宣布西貝事件告一段落,期待預制菜相關的國家法規盡快出臺。
據第一財經報道,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悄然通過專家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屆時,預制菜“身份”將有統一說法,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首次納入強制信息披露范疇。
這將是預制菜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合規時代”的關鍵節點。
“該標準主要是規定定義和食品安全指標要求?!睋晃粎⑴c起草的專家透露,草案對預制菜的分類、原料、加工工藝、貯存運輸及檢驗方法作出了統一規定,并提出“不添加防腐劑”等強制性指標。與現行141項團體、地方標準相比,國標條款更聚焦“安全底線”,為監管執法提供直接依據。
同日,新華社發布文章《不怕你預制,怕你不告訴我》。其中提到,不要“一棍打翻”預制菜,只要生產、運輸、保存、烹飪過程符合食品安全相關標準,預制菜就能夠滿足人體對于熱量和營養的需求。事實上,更多理性的消費者也并非反對預制,而是反對隱瞞和欺詐。
對此,羅永浩回應稱:“太好了,萬眾期待!再次重申我的立場(以免被訛傳和誤解):1、我不反對預制菜,在某些情況下,我甚至會主動選擇預制菜,比如圖省事兒,趕時間,沒胃口時對付一下等等。2、既然預制菜合法,餐館當然有權使用預制菜,但消費者有權知道餐館是否使用了預制菜?!?/p>
羅永浩發布20余條微博回應預制菜風波。大戰三天后,羅永浩單方面結束了和西貝的“戰爭”。
據法制日報今年1月報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組建專項工作組,有序推進標準研制工作。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正在組織研制《預制菜術語與分類》,對預制菜相關術語定義和類別進行規定。
去年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了預制菜定義和范圍,規定預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劑,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
關于預制菜范圍,通知明確應當兼具預制化和菜肴的特征,突出工業化預加工特點和菜肴屬性,具備和符合規?;?、標準化、潔凈化、規范化食品生產加工特點和要求,強調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在強化預制菜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通知提出規范預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推進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企業生產預制菜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符合國家關于預包裝食品法律法規和標準有關要求,加強進貨查驗、過程控制、出廠檢驗、貯存運輸、銷售使用全環節的風險管控。
由于預制菜相關標準尚未出臺,消費者對其褒貶不一,任何關于預制菜的輿情對這個領域都頗具殺傷力。
據第一財經報道,一位食品領域的專家表示,“這次事件,對預制菜行業來講是壞事也是好事,勢必會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促進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盡快出臺,同時推進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的推廣,加強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銜接,包括依法制定包括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與規程等內容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span>
業內人士估計,預制菜有望加強對“防腐劑禁令+冷鏈升級”的要求,這兩項要求預計推高成本15%~30%。該人士表示,中小工廠若無法承擔改造費用,或將在國標生效后兩年內被并購或退出,而頭部品牌有望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編輯︱胡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