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防部長上周通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沖突,也不尋求中國政權更迭或“扼殺”中國。 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施燦德(Chad Sbragia)昨天在香山論壇對話上說,這標志著美國政策出現重大轉變,特朗普政府正尋求與中國“共存”之道。
美國政策出現重大轉變
不過他也強調,共存未必意味友好或高度和平狀態,而是雙方意識到要建立有助于避免軍事危機或沖突的詞匯、理解與機制,并擱置中國南?;蚱渌貐^的議題。
▲國防部長董軍9日晚應約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視頻通話。 中新社/美聯社
同場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回應,關鍵在于美國做了什么,而不只是說了什么。 他說,美國據知仍在試圖動員亞太盟友加入對華施壓陣營,特別是在臺海問題上,所以美國高官講話“不具說服力,也不讓人放心”。
吳心伯還說,研究美國30多年讓他深信,美國人有時只信奉強者邏輯而非弱者邏輯;中國今年打貿易戰用了有效的稀土牌,這將是中國未來積極影響和塑造美國對華政策的范例。 “你不能乞求美國對你友好。 你不能向美國投降來換取共存。 你必須奮斗、抗爭、談判?!?/p>
吳心伯表示,中美關系在今年呈現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今年年初從1月份到5月份,美國開打關稅戰,緊張態勢很明顯; 第二個階段是5至8月底,中美開始邊打邊對話; 目前處于第三階段:雙方進入對話和達成諒解階段。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編輯︱鄒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