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輸入外勞 | 建造業首輪收11宗申請涉3910人,下輪申請10.1開始

    發布時間:2023-08-17 09:02

    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首輪一個月申請期昨日( 16日 )截止,計劃共有1.2萬個配額,至昨下午5時發展局共收11宗申請,共涉及3910人。局方指有關申請正在處理中,會于今天( 17日 ),公布在首輪申請期內接獲申請的相關數字。

    建造業首輪收11宗申請涉3910人,下一輪申請10.1開始

    發展局會按序審批有關申請,預計可于9月底或之前完成審批;獲批配額雇主應按《申請輸入勞工配額須知》所載述程序跟進,包括聘用合資格勞務公司招聘輸入勞工及為其申請簽証,而首批輸入勞工預計最快可于今年第四季抵港。下一輪申請期將于今年10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

    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估計,首輪申請未必會超額,計劃要求外勞獲批后12個月內到港,但一般工程年期可長達4至5年,不同工序要按時間表進行,業界人手短缺不能一次過填補,料業界會分批申請,政府亦會按工程進度審批。

    業界正透過組裝合成技術和機械輔助,減少人力需求

    伍新華指,業界正努力透過組裝合成技術和機械輔助,減少人力需求,并加強培訓人手,若外勞來港后能夠滿足基建需要,他傾向不再增加輸入配額。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表示,業界欠缺逾萬人,不相信輸入外勞會影響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他指建造工人嫌的是辛苦錢,需在烈日下工作,體力需求大,因此一直難有新人入行,香港未來不少大型工程包括北部都會區、交椅洲填海等,因此建造業工人不愁無工開。

    建筑業承建商聯會冀容許私營工程申請輸入外勞

    建筑業承建商聯會會長吳彩華指,單計公營工程短缺的工人已逾1.2萬個,而私營工程人手問題同樣逼切,期望政府盡快增加輸入名額,并容許私營工程申請輸入外勞。他希望當局參照首輪經驗,考慮增加配額,以及安排設立更多中央外勞宿舍,相信承建商亦樂意按私營項目地盤位置,租用單位讓外勞住宿。

    顏汶羽倡內地設立跨境培訓基地培訓建造業外勞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建造業面對人手荒,但首輪申請僅占配額上限約3成,他認為這是由于業界需時消化新政策與申請文件,而且要符合申請外勞資格亦需要一定程序,包括遞交輸入勞工配額申請前4個月內完成本地招聘,雇主即使面對人手不足,亦未必趕及首輪申請,加上首輪申請后,外勞要3至4個月后到港,完成培訓才能開始工作,剛好遇上圣誕及農歷新年假期,工地未必開工,因此降低雇主在首輪申請外勞來港的意欲。

    他建議在內地設立跨境培訓基地培訓建造業外勞,確保他們達到香港標準,并幫助他們考取香港“平安卡”,讓他們一到港便可開始進入工地工作,降低雇主等待外勞上班的時間以及相關成本。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