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中芯國際上半年營收預計超22億美元,四季度將試產7nm工藝

    發布時間:2025-08-11 15:38

    《星島》記者 周昊 實習記者 李譽 深圳報道

    近日,中芯國際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688981.SH)發布第二季度未經審核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中芯國際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2.09億美元,環比下降1.70%;毛利為4.50億美元,環比減少11.09%,毛利率降至20.4%,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為 92.5%,環比增長了 2.9 個百分點。

    股價方面,7月28日以來,中芯國際期間雖有小幅反彈,但近期仍處于下跌趨勢。

    中芯國際

    截至今日收盤,中芯國際漲0.35%,報86.96元,總市值為6944.91億元。

    中芯國際是中國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之一。公司提供8 英寸和 12 英寸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在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等地都設有晶圓廠,并在全球多個地區設立了營銷網絡。

    中芯國際業績變化原因主要源于低價產品比重持續上升,導致低毛利的8英寸晶圓出貨量大幅增加,擠壓了高價值12英寸晶圓增長空間。同時,成本增加,當季資本開支環比增33%至18.85億美元,新廠的折舊費用同比增長超過20%。

    收入方面,中芯國際的主要收入來自國內市場,占比達到84.1%,與第一季度(84.3%)相比基本持平。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亞地區,占公司總收入的15.9%。從服務類型來看,晶圓制造是其核心業務,占總收入的94.6%;其中12英寸晶圓貢獻了76.1%,8英寸晶圓占23.9%。

    股東結構方面,中芯國際前十大股東中有8家為國資背景企業。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期間,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分ETF基金累計減持7132.71萬股,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減持6597.72萬股。

    截至2025年半年度,持股中芯國際的機構投資者數量為404家,總持股數為4.68億股,較2024年同期減少397家,持股數減少4.87億元。

    中芯國際聯席 CEO 趙海軍在財報會議上表示,當前產能利用率為92%~93%,主要原因是公司需留部分產能用于研發。同時,中芯國際的財務計算方式不同,只要設備進來,就計入總產能,即使部分設備尚未實際生產產品,這也使得產能利用率有所降低。

    趙海軍強調中芯國際的產能利用率永遠不會超過 95%。

    根據Visual Capitalist的統計數據,目前臺積電在晶圓代工行業的市場份額(2.89萬億新臺幣,約6463.92億元)占全球62%,位居全球第一,中芯國際占全球市場份額約6%(577.96億元),全球排名第三。

    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調整和“國產替代”進程提速的背景下,目前包括各級政府、產業資本在內的多元主體正協同推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完善,這為中芯國際后續擴產、技術升級和市場開發創造了相對有利的外部環境。

    相關信息顯示,中芯國際計劃在2025年第四季度試產7nm工藝,并預計2026年正式量產。該技術基于N+1節點,相比14nm工藝,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晶體管密度翻倍。

    針對該消息,星島記者多次致電中芯國際進行核實,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盡管中芯國際在短期內仍將面臨產能利用率波動及營業成本壓力,但隨著7nm工藝等高端技術的逐步量產,有望縮小與國際一流晶圓代工廠的差距。


    編輯︱胡影雅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