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公布國防工業戰略和投資計劃,希望大幅提高防衛能力并以境內軍事產業為供應主力,目標包括2030年前歐盟境內采購占歐洲軍火市場35%。此舉反應歐盟國家試圖改變長期依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和進口武器的現象及心態,背后深層的原因是歐洲國家對美國大選可能引發的劇烈沖擊,不得不作好最壞打算。
長期以來,歐洲國家的防衛依賴都很傳統盟友美國。北約軍費開支的2/3來自美國,美國在歐洲駐有8.5萬名士兵,在軍事運輸和太空偵察方面提供了大部分關鍵運力。歐洲各國軍隊在北約指揮系統之外的協調很差,歐盟國家的軍工複合體雖然能夠生產先進的武器,但缺乏擴大產能的能力??紤]到這種背景,歐盟委員會此次公布的國防工業戰略和投資計劃當中提議建立一套歐盟層面的機制去幫助其他國家政府購買歐盟軍火企業的武器,并讓歐盟有權力要求歐盟企業優先供應歐洲訂單就顯得頗有深意。
當下,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在最新一輪初選中贏得了足夠的黨代表票數,鎖定各自黨派的提名,明確將在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再次對決。依照民調走勢,特朗普回朝執政機會不低。特朗普近期曾放話稱,勝選后不會“保護”那些國防支出低于2%門檻的北約成員國,又稱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在國防上投入足夠的資金,“會鼓勵(俄羅斯)對其為所欲為”。對俄烏沖突,剛與特朗普會面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對外宣稱,特朗普若再當選總統,美國將不會金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戰爭就會完結”。如是種種引發歐洲國家緊張。參與制定國防工業戰略和投資計劃的歐盟工業專員布雷頓明言,“在現時的地緣政治脈絡中,不論我們的盟友每四年一次的選舉結果如何,歐洲必須為其安全負起更大的責任?!?/p>
除去軍事方面,歐盟還憂心,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會拿美歐連年貿易赤字問題大做文章,在關稅方面力促歐盟在經貿上讓利。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其外交政策表現出了毫不掩飾的美國優先主義色彩。而與當年相比,如今的歐盟經歷新冠疫情與俄烏沖突,經濟復蘇并不順利。在拜登政府的壓力下,歐盟切斷了與俄羅斯的大部分能源貿易往來,轉而依賴于美國的能源供應;與此同時,包括歐盟工業“火車頭”德國在內的歐盟諸國正在面臨嚴重的去工業化困境。此時若再捱上美國關稅大棒,經濟恐難喘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就曾警告,特朗普的歸來將對歐洲構成“威脅”。
事實上,雖說美國大選尚有8個月才舉行,但面對特朗普可能歸來的態勢,不僅歐盟,五眼聯盟、日韓都已經開始提前布局。其中,英國已被爆出與特朗普進行了接觸,日方也被指努力包括試圖派遣一名執政黨高層人士與特朗普會面,以及派日本外交官與支持特朗普的智庫和美國前官員接觸。畢竟,美國大選影響牽連甚廣,給全球的政治經濟都帶來不確性。未來,大選走勢如何,各國又如何桑土綢繆,仍待觀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