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美媒 中美人工智能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發布時間:2024-09-16 11:44

    美媒《歐亞評論》9月14日文章,原題:中美人工智能競爭處在對話與脫鉤的十字路口。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AI)開發競賽激烈競爭。中國正努力在2030年前成為該領域全球領軍者,而美國的戰略走向則取決于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中國正在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和監管政策的完善。盡管美國芯片制裁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國內部門的監管要求可能帶來創新的擔憂,中國政府仍愿意放寬規則以促進人工智能發展和保障社會穩定。人工智能在許多指標上落后于美國,但中國擁有全球多數的的專利,其大語言及大型語言模型 開始在一些國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美國嚴重依賴自我監管和自愿遵守來規范該行業。拜登政府對涉及私營部門的人工智能治理法規出臺較少,但目前已為聯邦機構制定詳細的實踐指南,推動以社區為中心的人工智能發展。

    2023年10月美國政府頒布《關于安全、可靠和可信地開發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 》旨在促進整個聯邦政府發展人工智能,鼓勵創新,保護公民權利,加強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領導地位。盡管哈里斯可能支持更具體的人工智能監管,但任何立法都需要國會的審議。未來的哈里斯政府將繼續拜登相對寬松的人工智能行業限制方式。

    許多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和大科技公司對上述命令表示支持,2024年共和黨競選綱領吸引了像馬克·安德森和埃隆·馬斯克這樣的知名人士,他們反對任何對人工智能監管。共和黨綱領承諾廢除這項“危險”的行政命令,倡導基于“言論自由和人類繁榮”的人工智能發展,并指責拜登的指令“阻礙人工智能創新”,在其發展中“強加了激進的左翼理念”。

    特朗普的盟友起草一項新的行政命令,計劃通過軍事技術突擊項目和消除“不必要的監管”來“讓美國在AI領域再次領先”。然而,尚不清楚共和黨所指的“負擔性監管”具體是什么。拜登政府的許多措施只是為了收集信息,以評估政府如何有效利用AI并確定所需的新標準和工具。缺乏信息和標準將削弱美國政府部署AI的能力。

    共和黨的政策還將吸引外國人才的簽證程序復雜化,這與特朗普的另一個政策目標——與中國脫鉤相一致。共和黨的競選綱領希望通過大規模關稅確保與中國的戰略獨立。時任特朗普政府推動的“2025項目”計劃,是結束與中國的經濟接觸,這將對兩國的半導體產業、人才交流和整體關系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公司向中國銷售的低端芯片以及在中國進行的最終芯片加工將受到沖擊,而中國公司生產用于出口的基礎芯片也將受影響。阻礙中國人工智能人才流向美國將是巨大的自我挫敗,因為在美國頂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中,38%來自中國。阻止中國優秀人才進入美國,將削弱美國的創新能力,同時推動中國自身的人工智能發展。

    對話而非脫鉤,對于避免激化可能導致更大范圍沖突的緊張局勢至關重要 。盡管民主黨的政策對中國并不友好,但其表現出,對有利于美國及與中國關系常識性措施的承諾。

    人工智能發展和中美競爭的走向取決于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的結果。中國已經制定長期計劃,確保在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自奧巴馬政府以來,美國人工智能政策隨著每屆新政府的優先事項變化而變化。

    美國大選中,如果哈里斯當選,新政府將對人工智能監管政策作出調整,但仍繼續鼓勵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發展,同時保護公民權利。

    而如果特朗普獲勝,他將推動更加激進的創新政策,廢除拜登的行政命令將損害美國政府對人工智能的使用。共和黨反對與中國接觸的立場,也將削弱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國際供應鏈和人才庫,并增加沖突升級的風險,這將對美國人工智能發展乃至更廣泛的領域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部分風險投機主義者和硅谷精英可能歡迎特朗普再次當選,這將是一場代價高昂的勝利,最終損害他們所聲稱要促進的行業。

    編譯/迪巴拉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