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美媒 新時代的區域主義,中國與東南亞命運共同體

    發布時間:2024-10-27 12:33

    美媒《歐亞評論》10月24日文章:新時代的區域主義,中國與東南亞命運共同體。文章報道如下:民族主義、地區主義、全球主義是當代國際關系中三股主導力量?,F在,地區主義經歷復興,形成新舊地區主義的交替。

    舊區域主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歐洲,當時歐洲煤鋼共同體 (ECSC) 成立,是歐洲經濟共同體 (EEC) 的前身,后來演變為今天的歐盟 (EU)。冷戰期間,歐洲區域主義激勵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及其他地區的前殖民地國家也組建自己的區域集團,旨在保護政治自由和國家主權的同時推進經濟合作一體化。而歐洲以外最成功的區域組織是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目前,該組織在亞太地區乃至印度洋地區的許多區域努力發揮著主導作用。

    冷戰時期的舊地區主義以西方模式為基礎,并輸出到世界其他地區。有一種觀點認為,效仿歐洲模式的地區主義是其他地區促進世界和平和實現地區繁榮的最佳模式。歐洲的舊地區主義強調通過自由貿易實現經濟一體化,通過維護西方的民主、人權和法治價值觀,實現社會、文化、政治甚至安全一體化。雖然舊地區主義在歐洲行之有效,但在其他地區實行時亦出現問題。 于是,冷戰結束后,亞洲出現一種新型地區主義,與歐洲限制性、排他性的舊地區主義相比,亞洲新地區主義更加開放、包容,由此誕生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東盟地區論壇(ARF)等地區組織。

    歐洲舊地區主義的驅動力是大國利益,通過經濟一體化、政治同質化謀求和平與繁榮;亞洲新地區主義的驅動力是發展中國家利益,通過發展合作、政治協作、相互尊重、共同利益、和平共處、非殖民化謀求和平與繁榮。亞洲新地區主義吸引歐洲舊地區主義的關注,從而引發當前地區間主義的進程。

    21世紀出現另一種區域主義,由中國和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倡導。筆者稱之為“新時代的區域主義”或RNE。

    與亞洲的新區域主義一樣,RNE 為歐洲的舊區域主義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但 RNE 吸收發展中國家新區域主義的許多理念,并吸取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舊區域主義的教訓。RNE 是以中國為主要推動力的全球南方和新興經濟體的區域主義。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東北亞區域合作崛起的第一個跡象?!耙粠б宦贰背h秉持一種區域主義模式,通過陸路和海上貿易將亞洲與非洲和歐洲連接起來,不論其經濟地位、政治發展水平、社會文化構成和宗教信仰們偏好如何?!耙粠б宦贰笔且粋€開放包容的巨型區域,旨在通過區域間互聯互通促進可持續經濟發展。最初涉及亞洲、非洲和歐洲,現在涵蓋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區?!耙粠б宦贰弊畛醺采w全球約 75% 的人口,初期覆蓋 60 個國家,現在已覆蓋 150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因此,“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世界銀行報告稱,到 2030 年,“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世界經濟創造每年 1.6 萬億美元的增長。但其他數據表明,“一帶一路”倡議至2040 年每年可將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提高 7 萬億美元以上。無論這些預測的準確性有多高,“一帶一路”倡議旨在發展區域基礎設施,加強區域經濟活動,提高人民收入,并為減少全球貧困做出貢獻。

    另一個有力的跡象是金磚國家組織的成立,該組織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新興經濟體創立,這些國家占世界陸地面積的 30%,占全球人口的 45%,占全球 GDP 的 30% 以上。金磚國家已擴展到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其他新興經濟體。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古巴、土耳其、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許多來自全球南方的國家都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因為金磚國家具有為其成員國帶來繁榮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巨大潛力。金磚國家在上海設有新開發銀行 (NDB)。

    上海合作組織(SCO)也是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標志。從地理和人口結構來看,上合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國家集團之一,占世界人口的 42%,占全球陸地面積的 24%。與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相比,上合組織在追求經濟合作的同時,還肩負著強大的安全責任。上合組織從最初的五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擴展到其他五個常任理事國,包括白俄羅斯、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中亞、歐亞大陸和南亞的其他國家也已申請加入上合組織。

    由于東北亞區域主義是全球南方和新興經濟體的區域主義,中國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向國際社會闡明了另一種強化這種區域主義的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是秉持東北亞區域主義的根本宗旨,通過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文明和諧,建立開放包容的世界人民共同體。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GDI)、全球安全倡議(GSI)和全球文明倡議(GCI)是中國支持東北亞區域主義乃至聯合國建設更美好世界運動的三大全球倡議,這與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是一致。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基石,中國—東南亞區域合作的成功對其他南半球地區合作具有重要啟示。

    有證據表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更深層次的經濟融合將促進亞洲經濟增長,而這對于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偛课挥诩~約的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通過中國與東南亞進一步融合而形成的區域化亞洲將成為全球貿易的中心。得益于中國與東南亞經濟關系的加強,亞洲目前占全球貿易增長的60%左右。

    因此,中國與東南亞必須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繼續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構建中國與東南亞命運共同體,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中國、東盟國家、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西蘭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將加速亞洲的增長,促進世界的繁榮與和平。RCEP是中國、東南亞和其他成員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向命運共同體邁進的另一種體現。

    編譯/迪巴拉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