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于10月31日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正式開征最高35.3%的反補貼稅至少5年,合計一般關稅后最高將達45.3%。盡管歐中仍持續協商最低進口價格等解決方案,但形勢不容樂觀,雙方互不相讓,商戰勢必星火燎原。
歐盟成員國本月初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通過向中國電動車征收高額關稅的建議。日前,歐盟委員會發布消息稱結束了反補貼調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BEV)征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相關決定于當地時間10月30日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布,反補貼稅于10月31日起正式實施。被抽樣的中國出口生產商將被征收以下反補貼稅,具體為比亞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團35.3%。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征收20.7%的關稅。在提出個別審查請求后,特斯拉將被征收7.8%的關稅。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將被征收35.3%的關稅。2024年7月4日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的臨時關稅將不予征收。對此,中國商務部表示,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根據歐盟資深官員早前提出的圖表,中國進口電動車在歐盟的市占率從2020年僅1.9%,到今年第二季快速攀升到14.1%,歐盟委員會認為可佐證對歐盟產業具有“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實質性損害威脅”。但中方質疑,調查結果并未發現中國車對歐盟業界造成損害,只以看到“風險”為由而要加征關稅。中國官媒亦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歐方談判期間在技術細節上刁難中方。
針對歐盟舉措,中方已開出反擊第一槍,中國商務部在十一黃金周復工首日即宣布,對進口歐盟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經營者需交最高39%保證金。據悉,中國8月已完成調查,并裁定歐盟白蘭地傾銷,只是未采取行動,現在征收保證金明顯沖著最大力支持加電動車稅的法國,此因歐盟出口中國的白蘭地,99%產自法國,占法國白蘭地總出口三分一以上,對法國打擊不言而喻。此外,中方還亮出可能反制手段包括向歐盟其他產品如豬肉及豬副產品、乳制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及放話不投資投贊成票歐盟國家。中國商務部還表明正研究提高進口大排量燃油車關稅等等。
兩個經濟實體展開貿易戰,受傷的必定是消費者。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就表示,征收關稅將直接導致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成本上升,并可能阻礙電動汽車的推廣。在正式加征關稅前,中歐雙方已進行多輪技術談判,但雙方都表示,“存在重大分歧”。目前,歐中雙方正在考慮有關最低價格承諾方案,并同意11月1日舉行新一輪談判,會否會帶來不同局面,有待觀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