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市民北上購買大閘蟹,亦有部分人選擇香港本地網購,惟騙徒乘機開設虛假網店,以“深圳價錢、送貨上門”招徠生意,但收到款項后均沒有發貨,當中一個詐騙網頁更假冒已結業的香港網店,其“粉絲”數目迅速突破1萬,遠超真網店的數目,據悉已有不少人上當失財,當中有苦主稱往年曾向真網店購蟹,未料今年已結業及被盜用商標,結果付款予騙徒?!缎菎u》記者以顧客身份與騙徒聯絡,提出貨到付款及親自前來購蟹均被拒絕,其后直指對方行騙,結果對方“已讀不回”。
“我上個月中在Facebook一個賣大閘蟹的專頁購物被騙,該專頁假冒已停運的真商戶行騙,已有不少人上當?!苯沼卸嗳嗽谏缃幻襟w表示購蟹受騙,《星島》記者成功聯絡苦主張先生,他稱于9月底在“蟹X”Facebook專頁看到有陽澄湖大閘蟹出售,其中5兩重公蟹10只只售490元,最貴的8兩重公蟹10只只要650元,他基于兩年前向“蟹X”購蟹,亳不猶豫轉帳650元給對方,心想不久便可大烹五鼎。
▲假冒“蟹X”專頁至今仍在營運,“粉絲”暴增至逾萬。網上圖片
誰料久等不見貨至,張以WhatsApp聯絡賣方,惟不獲回覆,心知不妙上網搜索,終于驚覺受騙:“好多苦主在群組留言,稱‘蟹X’騙人,收款后不發貨,再追問就被拉黑?!彼敢淹ㄟ^電子報案中心報警,正等待警方進一步消息。
記者追查發現,真正的“蟹X”已沒有銷售大閘蟹多時,專頁只有100多個“粉絲”,假冒專頁則有逾萬個,相信不少人已上當,遂以客人身份經WhatsApp聯絡騙徒查看究竟,包括詢問可否貨到付款,以及可否直接前往其聲稱設有的香港仔門市取貨,結果均被拒絕,獲告知只能付款至一個虛擬銀行賬號,于是表示需核實真偽才能轉帳,隨后直指對方假冒“蟹X”騙財,此后一直未獲回覆。
此外,有苦主指騙徒亦假冒“時X貓”網店,假專頁的英文名字為catt,真網店則為cat,稍不留意隨時上當。另有網民指“發X記海鮮大閘蟹”以“深圳價錢”哄騙客人付款,其朋友受騙后發WhatsApp訊息質問對方,結果被封鎖聯絡渠道,他于是發訊息代為出頭,誰料回覆令人氣結:“多謝你朋友,唔該曬(非常感謝)?!庇芯W民補充,上述兩個假專頁的收款賬戶雖來自不同銀行,但英文賬戶名稱相同,疑為同一詐騙集團所為。
記者隨后搜索上述兩個假網店名稱,發現兩者的假專頁已消聲匿跡,相信已騙了不少人,于是關閉專頁,改頭換面繼續行騙。
▲《星島》記者放蛇與假“蟹X”的騙徒聯絡,直指對方騙財,此后不獲回覆。 網上圖片
警方“守網者”網頁的“防騙視伏器”( https://cyberdefender.hk/ )可輸入相關資料查閱是否曾涉及詐騙的舉報,記者于是輸入苦主提供的兩個收款賬號,結果均顯示“高危有伏”,但輸入“蟹X”騙徒提供給記者的賬號則顯示“未有紀錄”,相信是使用不久的傀儡戶口。
網購騙案近期似有上升趨勢,警方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錄得8950宗網上購物騙案,損失金額超過1.9億元,今年1至8月份則有7390宗,損失金額逾2.6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6558宗及逾1.3億元分別增加逾12%及約101%。
警方呼吁市民進行網上交易時要謹慎,應盡量透過官方銷售渠道購買貨品,付款前應先搜尋賣家的電話號碼、收款賬號、專頁名稱等,并留意負評,如有任何懷疑應即終止交易,或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的24小時“防騙易熱線 18222”求助;如懷疑受騙,應保存相關訊息或記錄,并盡快報警求助。
▲警方“防騙視伏器”顯示騙徒的收款賬號“高危有伏”。 網上圖片
警方指出,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已推出“守網者”網站(https://cyberdefender.hk/)及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Scameter)讓市民瀏覽,買家可以留意“守網者”社交平臺專頁,專頁每星期都會公布網購高危排行榜及列出過去一周新出現的詐騙專頁,幫助市民辨識詐騙陷阱。
此外,警方指網罪科于今年2月推出升級版“防騙視伏App”,其中“可疑來電警示”可自動辨識詐騙來電,“可疑網站偵測”可自動識別詐騙網站,“公眾舉報平臺”讓市民及時舉報詐騙陷阱。今年8月,“防騙視伏器”的詐騙舉報資料除了融入“轉數快”平臺,并把覆蓋范圍延伸至一般網上銀行、電子錢包及銀行柜枱轉帳,在公眾轉帳時提供更全面的防騙警示。
更多防詐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辟謠星偵隊 |“專才騙局”帖文頻現小紅書,或有不法中介要求買債,業界提醒
星島申訴王|積分換禮品墮蠱惑騙案,一點擊假網站即變法國買3萬元LV手袋
網上現私樓車位放租騙案,兩男女假扮業主及中介,騙22萬元被捕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