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2024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當地時間今日(11月5日)舉行。美國大選向來全球關注,對世界影響甚大,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現任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正面對決,將影響未來四年國際局勢,其中香港亦會受或多或少影響。
美國對港態度,是中美關系其中一個范疇。香港2019年經歷修例風波,美國政客對香港的干預增加,透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香港官員施加制裁,引起中方強烈不滿。一般預計在地緣政治下,民主、共和兩黨遏制中國的大方向不會有大分別。本文整合兩名候選人過往對港言行,以及若其當選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美國大選︱兩大候選人過去對香港有何言行?
·特朗普
特朗普在2017年至2021年間擔任總統,正好是香港修例風波及《國安法》訂立時期,香港示威浪潮亦進入特朗普視線范圍,他亦曾對香港作大量干預行為。
美國國會2019年11月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特朗普于同年11月27日簽署生效。
隨后特朗普在2020年7月簽署行政命令,對香港的政策及關系與內地看齊,終止香港特殊待遇,并在8月起先后制裁多名參與訂立《國安法》的中港官員,包括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時任保安局長李家超等。制裁令在翌年1月,因應民主派“35+顛覆案”的執法行動,擴大至多名警務處高級人員。
.哈里斯
相對而言,哈里斯過往對香港公開發言不多。但哈里斯正好是當時國會內《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共同發起人之一,間接支持美國制裁特區、中央官員。
美國大選︱對華經濟政策
.特朗普提倡升級貿易糾紛
特朗普任內曾處理與中國的貿易糾紛,在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后,將香港局勢列入中美談判籌碼之中。他任內曾向中國進口貨品加征大額關稅,覆蓋超過3,8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累計征稅額接近800億美元。
今屆競選過程中,特朗普仍然提倡升級貿易糾紛,揚言取消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伙伴關系”(PNTR),對中國征收全面60%關稅,對中國在墨西哥生產的商品加征關稅。
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糾紛的升溫,香港無可避免會受間接影響。例如關稅會降低商品的競爭力,并對香港的轉口貿易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兩國貿易磨擦增加,關稅堡壘會推高跨國業務企業的經營成本,連帶金融市場亦可能受間接影響。
.哈里斯料延續拜登政策 科技層面遏制中國
拜登任內雖然沒有主動擴大對香港的制裁令,但亦大致保留了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安排。另外在科技層面,拜登政府對中國的遏制力度有增無減。美國政府早前根據拜登在8月簽署的行政命令,限制對中國投資半導體、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領域,香港同受限制。
外媒預料,如哈里斯當選,較大機會延續拜登的對華政策,包括在經濟層面。因此在科技范疇上,對香港的遏制料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