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有境外加密幣機構在港自稱“銀行”,金管局吁市民提高警覺

    發布時間:2024-11-15 15:58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近日屢創新高,吸引不少人開戶投資。金管局周五提醒市民,指有境外加密資產機構,在香港使用“銀行”一詞,涉及失實陳述及不當使用,呼吁市民提高警覺。

    有境外加密幣機構在港自稱“銀行”

    自稱“銀行”或違《銀行業條例》

    金管局指出,某些并非香港持牌銀行的境外加密資產機構,它們在香港聲稱為“銀行”,或在描述其產品或服務時使用“銀行”一詞,這些行為可能已違反《銀行業條例》。

    局方指,注意到有兩間并非香港持牌銀行的境外加密資產機構分別于香港舉行活動,活動期間,其中一間被舉報曾自稱為“銀行”,另一間則在其網站描述所提供的卡類產品為“銀行卡”。

    金管局關注有關機構的陳述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誤信其為香港的持牌銀行并受金管局監管,或誤以為該等產品及服務是由香港的持牌銀行所提供。

    局方表示,根據《銀行業條例》,只有獲金管局認可的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統稱為“認可機構”)才可在香港經營銀行業務或接受存款業務。除香港的持牌銀行外,任何人在香港經營業務時,在名稱或稱謂內採用“銀行”一詞,或申述該人是一間銀行或正在香港經營銀行業務,即屬違法。

    非港認可機構 不受金管局監管

    金管局提醒市民,非香港認可機構的加密資產機構并不受金管局監管。境外加密資產機構在名稱中附有“銀行”一詞,或境外“加密銀行”聲稱在其他地方獲得發牌,并不代表其一定是香港的持牌銀行。此外,名稱附有“銀行”一詞的產品或服務亦不一定是由香港的持牌銀行所提供。

    市民如有懷疑,可查閱金管局網站上的認可機構紀錄冊:https://vpr.hkma.gov.hk/chi/regulatory-resources/registers/register-of-ais-and-lros

    或致電金管局公眾查詢熱線 2878 8222 查詢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