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消息指內地擬于明年中放寬日本水產進口,有香港日本餐廳負責人表示,若特區政府同樣放寬相關措施,可望增加來貨選擇,降低成本。環境及生態局回復《星島》查詢表示,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日本核污水排放最新發展,并與內地和日本主管部門尋求更多相關資料,在保障食物安全大前提下,按照科學證據評核是否有條件逐步放寬現時采取的預防措施。
▲在香港經營日本餐廳的負責人均表示,如國家及香港放寬日本水產進口,當然是好消息。
黑門水產執行董事馮浩瀚表示,不少價廉物美的糧油雜貨都由該10個都縣出產,禁令下,不少日本餐廳都選擇以其他縣市出產取代,部分來貨成本更增加1成以上。鮨一東主蕭先生則稱,現時日本水產檢測嚴格,或延遲運輸時間,影響餐廳營運及食材新鮮度。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陳強表示,若國家或香港放寬日本水產進口,不但可增加市民對日本食材的信心,亦可令日本餐廳進口選貨上更方便靈活,降低成本。
餐飲業:加強市民對食材信心
香港日本食品及料理業協會創會會長黃杰龍表示,假如國家放寬日本水產進口,可顯示國家提升對日本海鮮的食物安全信心,相信相關決定對香港放寬禁令有重要參考價值,“對香港當然是好消息?!?/p>
香港現時禁止來自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進口,包括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 政府昨日公布,由去年8月24日起至昨日中午,食安中心及漁護署分別檢測共10萬6940個日本進口食物樣本,包括6萬9392個水產及其制品、海藻及海鹽樣本,及共2萬4268個本地漁產品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全部樣本檢測及格。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專題 更多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