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拜登特赦37名聯邦死囚后,候任總統特朗普批評此舉“不可理喻”,等于侮辱犯罪的受害人及其家屬,又表示自己上任后會“大力推行”死刑,保護民眾免受強奸、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的威脅,讓國家恢復法律與秩序。
▲特朗普揚言自己上任后會“大力推行”死刑,保護民眾免受強奸、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的威脅,讓國家恢復法律與秩序。 美聯社
綜合美聯社和NBC報道,特朗普24日在其“真相社交”平臺發文,批評拜登特赦聯邦死囚,導致受害人的親友遭受二次傷害,“當你們了解每宗案件的細節,就很難相信拜登竟然會這麼做”。特朗普表示,為了保護全國家庭和下一代,重返白宮后將指示司法部“大力推行”死刑,尤其會嚴懲“暴力強奸犯、謀殺和惡魔”。
根據政壇傳統,總統雖可提名聯邦法官,偶爾也會頒布特赦,但不會干預案件聆訊和判刑,以免觸碰司法獨立的底線,但特朗普一直試圖爭取更多話語權。在他首次執政期間,全美共有13名囚犯伏法,人數創下19世紀末以來的紀錄,今年競選期間,特朗普也多次主張收緊執法,將販毒、販賣人口、殺害警察的被告以及殘殺美國公民的移民處以極刑。
特朗普這次批評拜登時,并未解釋新政府將採取何種行動,但提到兩宗案件,涉案囚犯都曾殺害婦孺,經拜登減刑后改服無期徒刑。
有法律專家認為,特朗普若要“大力推行”死刑需要國會立法,過程中將面臨巨大的憲法挑戰。俄亥俄州立大學學者伯曼(Douglas Berman)表示,特朗普固然將死刑視為重要工具,但這次批評拜登,可能只是“新官上任”的政治表態,真正落實的話,無論援引現有法律還是全新立法都面對障礙。
伯曼又說,拜登宣布減刑前,共有40名聯邦死囚,但州級法院死囚超過2000人,特朗普兌現承諾的其中一個可能,是讓聯邦介入毒品、人口販運或其他重大案件,或者挑戰若干州份廢除死刑的決定。評論形容,如果特朗普新政府確實遵循這樣的方向,屆時會衝擊各州自主的原則,繼而導致憲法爭議。
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的統計顯示,民眾支持死刑的比例在過去十多年明顯下滑,2007年曾高達70%,但到了今年10月,只有大約一半受訪者維持這個立場。
拜登這次向37名聯邦死囚開恩后,遭到執法團體及部分受害人家屬的抨擊。密歇根州民眾蒂默曼(Rachel Timmerman)表示,他的女兒早年遇害,陪審團裁定兇手需要償命,如今對方卻能在監獄終老,“這哪里是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