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辭任執政自由黨黨魁,很快也會卸下總理職務。目前自由黨支持度已大幅落后在野保守黨起碼20個百分點,特魯多執政基礎越來越薄弱,不止黨外人士要求他下臺,黨內逼宮壓力亦與日俱增。更要命的是,他在特朗普即將對加拿大發起關稅戰之際,拿不出強而有力的對策,無能形象表露無遺,令國民更加鄙夷。特魯多此時辭職,只是無可奈何之舉。
特魯多2013年接任自由黨黨魁,兩年后憑借推動女權、反思虐待原住民歷史、對抗氣候變化等進步議題,以及做過總理的父親的余蔭,成功帶領自由黨勝出大選,當時年僅43歲。
與許多西方民選領袖一樣,特魯多上臺時備受矚目和期待,但隨著時間推移,光環很快消失,逐漸受到選民質疑甚至唾棄,而自由黨在國會中亦僅能維持少數黨地位。在去年底的民調中,超過一半加拿大人希望特魯多被其他政治領袖取代。如果說特魯多的政治生命正處于倒數階段,相信不算夸張。
無強力對策 逾半國民要求下臺
選民是很務實的,他們可能很欣賞特魯多的進步議程和帥氣,短期內可能會被這些虛幻不實的東西所迷惑,但歸根究底,只會關心執政黨能否為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在這方面,特魯多的表現不算理想。近年加拿大通脹率頗高,2022年6月曾攀至8.1%的水平,失業率亦居高不下,目前的數字是6.8%。由于外國留學生和工人進駐等原因,當地生活成本和住屋困局加劇,醫療和教育資源越來越吃緊,這些都是選民極為在意的議題,處理失當必然不利于特魯多的民望。
內政表現不佳,外交表現又如何呢?加拿大最常打交道的對象是美國,特魯多面對重視盟友的傳統政客拜登時,并不會太過吃虧,但一面對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卻是另一番景象。特朗普未上任已揚言向加拿大貨品徵收25%關稅,這是典型的經濟恫嚇。本來,許多國家都受到類似的威脅,加拿大不是唯一“苦主”,但特魯多卻擺出一副超低姿態,卑躬屈膝,馬上飛去美國,結果被特朗普嘲諷為“加拿大州州長”。特朗普不知有心抑或無意的羞辱,中國、歐盟、墨西哥、日本領導人都未曾受過,特魯多卻自甘受辱、唾面自干。
特朗普來勢洶洶,特魯多不是完全毫無作為。他曾在12月一場演講中揚言,加拿大將以“多種方式”應對,又嘗試協調加拿大各省省長共同回應,但其應對特朗普的決心并不堅定。關稅戰一觸即發,合乎邏輯的做法是保持財政資金充裕,保留足夠“彈藥”,維護加拿大應對美國關稅威脅的能力,然而特魯多卻不知輕重,竟然實施銷售稅豁免和提出向國民派錢,目的是要提升低迷的民望。此處可以看到他只顧個人民望而不顧國家利益,欠缺作為一個領袖應有的承擔。
半年9部長“劈炮” 打擊政黨民望
2024年7月以來,加拿大聯邦政府已有9名部長宣布辭職或不再參加下屆大選,當中,時任財長方慧蘭在12月中的辭職,對特魯多打擊特別大,因為方慧蘭是他的長期盟友,而且在黨內深孚眾望,特別是這位前財長主張強硬應對特朗普,更將特魯多的軟弱無能比下去。
根據當地法律,最遲今年10月便要舉行下屆大選,由于自由黨民望已經大幅落后,即使特魯多辭職后出現一位新領袖,也不見得可以在大選前大幅提升支持度。換句話說,下次大選政黨輪替的機會甚高。如果自由黨真的遭遇一場大敗,須負最大責任的人一定就是特魯多。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