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盧比奧”改名“魯比奧”,無關解套制裁

    發布時間:2025-01-23 09:10

    被視為“反華議員”的魯比奧(Marco Rubio)擔任美國國務卿。有媒體發現,2000年他被中國外交部列入制裁名單,譯名為“盧比奧”,如今外交部官網改為“魯比奧”,因此猜測是中方對制裁“盧比奧”解套。

    “盧比奧”改名“魯比奧”

    ▲魯比奧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丁裔國務卿。美聯社

    新華社早就用魯比奧

    稍有政治常識的都會判斷,作為泱泱大國不可能搞這種掩耳盜鈴的鬧劇,成為國際大笑話。況且,制裁的就是Marco Rubio,不可能換個譯名就能避免,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回應:“我想更重要的是他英文名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針對全國的外文譯名很不統一,周恩來總理指示﹕“譯名要歸口新華社”。翻查新華社的報道,早在2015年已開始用“魯比奧”這譯名,2020年5月19日,新華社也有一篇“魯比奧將出任美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的報道。

    周恩來﹕譯名要歸口新華社

    新華社譯名室有一套對應規則,Ru一般對應“魯”,Lu對應“盧”。以前魯比奧只是一名參議員,譯名不統一無關痛癢,如今貴為國務卿,必須規范,新華社是權威機構,外交部因此幫其“改名”。

    魯比奧素以強硬反華立場著稱,曾在涉疆、涉港、涉臺問題上持極端態度。在前天外交部的記者會,有美國記者提問,中方是否考慮解除對魯比奧制裁?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答:“中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級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p>

    不訪華也可以通電話

    郭嘉昆雖未正面回答,但顯然留有余地。那么,什么是“適當方式保持接觸”?被制裁人員通常會被禁止入境內地和香港、澳門,魯比奧雖然沒有解除制裁,但可以與外長王毅通電話,在國際場合也不排除可以安排兩人會晤。

    魯比奧無疑是“反華急先鋒”,他可能影響特朗普,但必須效忠特朗普,執行其對華路線。但他也承認中國太重要了,美國將不得不與中國打交道;他將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并列為“野蠻國家”,但沒有給中國貼上這個標簽。

    紀曉華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