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歐亞評論》1月23日文章,文章分析中國成為和平調解人的部分原因,表示歸因于其總能恰當把控當事方的經濟利益、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及堅定的戰略意志。文章報道如下: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國希望通過多種方式推動世界和平,包括在主權國家及非國家行為體之間斡旋,推動和平進程。中國的努力基于以下原則:對沖突各方保持中立、不干涉他國內政、強調基礎設施建設,并推動全球發展倡議(GDI)、全球安全倡議(GSI)和全球文明倡議(GCI)。
迄今為止,中國已在持續動蕩的阿富汗發揮建設性作用,促成伊朗與沙特的和解,并在緬甸推動?;饏f議。
緬甸?;?/strong>
中國近期在緬甸推動和平的努力尤為突出。緬甸的復雜局勢以及其有限的戰略價值,使得其他國家不愿意介入其內亂問題。然而2025年1月,中國宣布成功斡旋緬甸軍政府與民族武裝組織——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達成?;饏f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我們希望各方保持?;饎蓊^,切實落實共識,主動緩解緊張局勢,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相關問題?!彼M一步強調,中國將積極推動談判,支持緬北和平進程。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主要由居住在緬甸東北部、與中國接壤的果敢華人組成。該組織隸屬于“兄弟同盟”之一,與其他民族武裝組織一道,長期爭取更大的自治權。自2021年緬甸軍政府政變以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與緬甸政府的人民國防軍(PDF)等親民主武裝力量展開聯合抗爭。
緬甸問題專家伯蒂爾·林特納指出,中國是唯一具備實力、能力和動機介入緬甸沖突的外部力量。中國希望確保中緬經濟走廊(CMEC)的穩定,該走廊對中國西南地區通向孟加拉灣和印度洋至關重要。此外,中國與緬甸西部邊境的民族武裝組織保持密切關系,包括果敢和佤邦。
2024年12月,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同意接受中國調解,并與盟友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表示,不會進軍曼德勒或擴大沖突。TNLA承諾配合中國的調解工作,以實現和平。
然而,緬甸問題依舊復雜??藲J獨立軍(KIA)無視中國勸告,攻占邊境城鎮邦瓦。此外,泰緬邊境的克倫、克耶等武裝力量也不受中國影響。而若緬甸的主要民族——緬族,不同意各少數民族爭取自治或獨立的訴求,和平進程將面臨巨大挑戰。
沙伊和解
2023年3月,在中國斡旋下,伊朗與沙特成功達成和解協議。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相關人士指出,伊朗和沙特均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并不將其視為威脅,這為中國創造有利的調解條件。
該人士認為,美國未來在處理伊朗問題時需借助中國的影響力。此外,特朗普若希望在烏克蘭沖突中發揮調解作用,也可借助中國在俄烏雙方的中立地位。中國已表達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斡旋意愿,而特朗普則希望借此推動?;?。
阿富汗問題
中國在阿富汗的斡旋同樣體現了其經濟利益和中立立場的結合。中國尋求開發阿富汗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確?!耙粠б宦贰背h(BRI)在中亞和巴基斯坦的安全,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CPEC)。
中國曾多次在阿富汗問題上展開調解,推動阿富汗政府、塔利班及周邊國家進行多邊談判,確保其經濟項目不受沖突影響。
結論
中國在全球和平斡旋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其成功的關鍵在于能恰當把控當事方的經濟利益、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及堅定的戰略意志。這使其在復雜的國際沖突中贏得信任,取得顯著成果,并展現出未來成為全球和平促進者的潛力。
編譯/迪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