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宮再掀“關稅戰”,中國、墨西哥與加拿大首當其沖。但加墨隨即獲得30天緩沖期,中國成了特朗普政府目前唯一保留加征關稅的對像。就在在美方10%關稅正式生效當天(2月4日),中方一口氣打出“五記組合拳”以反制: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在世貿組織起訴以及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不過,多家外媒認為,相比于美方全面加稅的舉措,中方反擊“似乎是相當克制的”,經過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國傳遞某種信號,同時又不會造成太大損害,這給雙方未來談判留下了時間和空間。
▲商務部。中新社
中方反擊“似乎是相當克制的”
路透社發表的分析報道表示,中方對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回擊相當迅速。在美方關稅生效“幾分鐘內”,使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攤牌風險升級”。不過報道同時指出,與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征稅相比,中國的反制措施范圍有限,延續了中方較為克制的回應方式。此外,中國對美國部分出口商品加征的新關稅將于2月10日起生效,這為中美雙方達成協議爭取了一些時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方在春節七天長假的最后一天公布這些措施,可能標志著中美打響新一輪針鋒相對的貿易戰。不過,這并不排除雙方進一步對話或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CNN表示,中國的這些舉措對美國經濟和企業的潛在影響似乎各不相同。例如一方面,中國是全球主要的鎢精礦生產國,產量占全球80%以上,因此出口管制造成的影響不小。另一方面,此次加征關稅的商品在中美貿易總額中所占比例也相對較小。
CNN稱,目前特朗普僅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與他競選期間威脅的60%的稅率差距較大,如果雙方無法就更廣泛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協議,可能還會有后續動作。預計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烏克蘭沖突、TikTok等問題將在兩國預期的談判中起到重要作用。
金融分析機構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4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這些舉措相當溫和,至少相較于美國的行動是如此,而且顯然經過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國傳遞某種信號,同時又不會造成太大損害”。
中國“以牙還牙”但措“相當克制”
彭博社報道也認為,中國迅速對美國采取了“以牙還牙”的貿易反制,不過中方的舉措“似乎是相當克制的”。
分析認為,盡管中方暫時采取了溫和的回應措施,但事態發展取決于美方下一步的政策調整:若特朗普將中方的反應視為留有余地的審慎之舉,這可能為對話奠定基礎,可如果特朗普將此視為直接挑戰,美政府可能會出臺更多貿易限制措施作為回應,這將加劇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