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除對中國進口的貨品加征關稅,并以行政命令取消“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令價值低于800美美元的包裹不再免稅,以打擊Temu、Shein 和Meshki等電商平臺。相關措施的影響迅速浮現,已有消費者感受到價格變化,并在社交平臺上發片大吐苦水。
▲特朗普對中國進口的貨品加征關稅,并取消“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令價值低于800美美元的包裹不再免稅。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TikTok用戶阿拉里奧(Victoria Alario)于5日發片稱,她在電商平臺Meshki訂購從中國發貨的禮服,兩件商品總值304美美元,但在計算關稅和銷售稅,價格躍升至441.88美美元,其中有101.85美美元由新實施措施造成的。
另一名消費者也分享稱,她從澳洲運動品牌Crop Shop Boutique買了總值逾300美美元的商品,但收到快遞公司DHL通知,要求支付115.91美美元關稅。雖然該品牌在澳洲注冊,但產品源自土耳其或中國。
價格的顯著轉變主要基于“小額豁免”條款被取消,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利用此條款,得以規避各種進口成本,從而取得競爭優勢,尤其是電商平臺。2023年,中國出口的低價包裹總值660億美美元,遠高于2018年的53億美美元。
分析指出,受新措施影響的產品廣泛,電子產品是主要范疇之一。蘋果(Apple)和戴爾(Dell)等企業的產品,大部分均產自中國。
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總值1460億美美元。在未來幾周、甚至幾天內,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電視等價格可能上揚。
加征關稅屬懲罰措施,特朗普稱由于中國未阻止芬太尼流出,加拿大和墨西哥則還包括未阻截非法移民流動。雖然特朗普與墨加達成暫緩協議,以評估兩國加強邊境安全的成效,但只為期30天,之后仍可能實施,令民眾面對更多產品的加價,例如汽油、木材、汽車、酒精和農產品等。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