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前日召開民企座談會,昨日網傳6位企業家會上發言摘要。其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盡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稱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并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電動車“一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其他競爭者大約3至5年,每項技術背后都是創新。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小米董事長雷軍,前日在座談會上分別發言。
年屆80的任正非近年甚少在公開會議亮相。他創辦的電訊科技巨頭華為被美國及西方多國封殺,女兒孟晚舟2018年底因被美國指控欺詐,一度遭軟禁滯留加拿大2年多。華為近年浴火重生,不但重推高端智能手機及自家鴻蒙HarmonyOS系統,還推出電動車。
不過對于近期中國在創科各領域的突破,任正非仍保持警惕。他在座談會上說,盡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的問題,呼吁民企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
目標全產業鏈自主化率逾70%
任正非指出,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民企必須成為全球技術規則的制訂者。
他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聯合國內2000間企業重構半導體、?業軟件等關鍵領域的?態系統,目標是在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率超過70%。
新能源汽車領先其他競爭者3至5年
總部在深圳的比亞迪去年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制造商,超越美國特斯拉。董事長王傳福是少數參加過2018年及今年民企座談的企業家。他在會上表示,民企應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拓展國際市場,并呼吁民企應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他會后接受央視采訪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產業鏈,應該說領先大約3至5年,只有開放創新,才能讓世界感受到這種好的產品。

- 臺灣政黨最新民調變了,藍綠懸殊,林濁水:哀鴻遍野 緬甸詐騙園區|中緬泰合作重擊,妙瓦底一天273非法入境者被捕 朱立倫反制大罷免策略曝光,將請出3大咖拉抬聲勢 美俄談判登場俄拒領土讓步,澤連斯基:不承認“烏不在場”協議 黎智英案│黎智英盤問下承認2019年鼓勵中學生及大學生上街示威游行“反政府” 柯承發告別式時間未確定,柯美蘭1原因“拄拐杖”現身 美俄談4.5小時,拉夫羅夫列3大成果,“3件事”無法接受 柯承發病逝長孫不在?陳佩琪喊“非事實”,曝最大遺憾 王大陸涉逃兵役被捕丨出身富裕家庭爸爸身份顯赫,與柯震東有非一般關系 財政預算案2025|財赤下大學資助受關注,趙偉仁:科研嶄露頭角冀勿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