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預算案2025正式公布,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本年度綜合赤字則為872億元(港元),預算案將推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至2027/28年度,政府經常開支會累計削7%,又表示未來一年不推售商業用地,部份更考慮改劃建住宅;另外預算案推出6大紓困措,協助改善民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財政預算案2025|最新公布措施
財政預算案6大紓困措施︰
1.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涉及約三百一十二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十五億元;
2.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涉及約四十三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兩億元;
3.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全港約二百一十四萬名納稅人受惠。有關扣減會在2024/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約二十九億元;
4.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全港約十六萬五千四百家企業受惠。有關扣減會在2024/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兩億元;
5.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于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以及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涉及額外開支合共約31億元。
6.為減輕購買樓價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業人士負擔,將徵收一百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三百萬元提高至四百萬元,即日生效,預計可惠及約百分之十五的物業成交個案,政府收入將每年減少約四億元。
研向陸路離境私家車征收邊境建設費 檢討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
【13:05】陳茂波讀完結語后,預算案宣讀完畢。
【13:00】政府預期每年發行合共約1500億元至1950億元的政府可持續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
陳茂波預期,政府綜合帳目在2028/29年度起將恢復盈馀。上述測算未有計及2025/26年度以后可能推出的稅務寬減及其他紓緩措施。預計至2030年3月底,財政儲備為5791億元,相當于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13.9,或約8個月的政府開支。
【12:55】2025/26年度第三季起,飛機離境稅由120元增至200元;即日起向各人才計劃收申請費600元;政府亦會研究向陸路離境私家車征收邊境建設費。
【12:53】運輸及物流局會檢視各政府隧道及主干道的收費。局方亦會檢討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停車收費錶的收費,和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以更好管理交通。
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一致凍薪
【12:55】2025年第三季起,飛機離境稅由120元增至200元。
【12:49】政府提出在20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主席和所有議員,以及秘書處人員;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各級法院法官和司法機構人員;以及區議會議員。
2元乘車優惠每月限240程
【12:45】2元乘車計劃“微調”方案出爐,每月最多240程,10元以上車費兩折,政策受惠對象不變?!肮步煌ㄙM用補貼計劃”方面,由2025年6月起,將計劃的補貼領取門檻,由每月公共交通實際開支水平400元提高至500元。政府就市民每月超出500的開支部分,維持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400元的補貼上限亦會維持不變。
【12:40】2026/27以及2027/28年度,政府編制將會每年分別減百分之二,一共削減約1萬個職位。
寬減首季住宅物業差餉上限500元 寬減100%薪俸稅上限1500元 額外放半個月綜緩、生果金等
港府會有以下紓困措施:
1. 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涉及約三百一十二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十五億元;
2. 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涉及約四十三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兩億元;
3.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全港約二百一十四萬名納稅人受惠。有關扣減會在2024/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約二十九億元;
4.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全港約十六萬五千四百家企業受惠。有關扣減會在2024/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約兩億元;以及
5.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于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以及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涉及額外開支合共約31億元。
6. 為減輕購買樓價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業人士負擔,我宣布將征收一百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三百萬元提高至四百萬元,即日生效,預計可惠及約百分之十五的物業成交個案,政府收入將每年減少約四億元。
本年度財赤872億元
【12:34】2024/25年度,政府的整體收入修訂預算約為5596億元,較原來預算低百分之11.6。政府開支與預算相若,整體開支的修訂預算為7548億元,較原來預算低221億元。2024/25年度綜合赤字為872億元。政府會從六個在政府帳目外設立的種子基金回撥約620億元。
【12:31】政府預測政府經營帳目在二零二五/二六年度大致達致平衡,并從二零二六/二七年度恢復盈馀。
未來一年不推商業地 部分商業地改劃建住宅
【12:29】政府為有效打擊非法賭博活動,將積極探討規范籃球博彩活動,并邀請馬會提交建議。
【12:26】陳茂波指,政府將在下年度增加1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令總數增至6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亦會增加1000張,令總數增至1.2萬張。
【12:20】陳茂波宣布,未來一年不推售商業用地,部分商業地考慮改劃建住宅。而來年賣地表包括8幅住宅地。
財政預算案2025︱來年向旅發局撥款12.35億元 落實“無處不旅游”
【12:13】政府將會增撥1.8億元,增加全港住宅的智能廚余回收桶或廚余收集設施,擴大回收網絡和提升回收量。
【12:04】政府即將推出一系列“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優化措施,為計劃提供更大彈性。
【12:00】政府今年會在中環、灣仔、北角以及尖沙咀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
政府亦已邀請港鐵研究,將紅磡站南面的臨海及前碼頭用地打造成海濱新地標,包括興建具特色的商業及住宅項目,提供零售、餐飲、娛樂等設施,并且會設立游艇會,帶動游艇旅游。當局今年中會就土地用途提出建議。
政府為落實“無處不旅游”的理念及《香港旅游業發展藍圖2.0》,來年會向香港旅游發展局(旅發局)撥款12.35億元。政府也會加強推廣特色旅游項目,包括生態旅游、熊貓旅游、賽馬旅游等,豐富香港旅游體驗。
財政預算案2025︱港交所年內就改革港股“手數”提建議
【11:52】此外,政府也會在今年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加強研究、推廣及人力培訓,促進國際航運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將助力國產的C919飛機打進國際市場。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會把培訓課程擴展至涵蓋與C919飛機相關的范疇。
【11:43】陳茂波又指,政府近年積極發展香港的虛擬資產生態圈,以監管和市場發展并重的框架,走在世界的領先位置。當局已就引入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制度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待條例通過后,金管局會盡早審批牌照申請。
【11:39】政府會審視上市要求和上市后的持續責任;檢視上市規例和安排,改善審批流程;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包括研究設立退市后場外交易機制。
港交所會在年中起為其交易后系統逐步引入新功能,并進行系統升級,以確保于年底前在技術上兼容T+1結算周期,為縮短結算周期作好準備。
在今年中實施下調最低上落價位的基礎上,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即俗稱“手數”制)提出建議,讓交易安排可更符合不同大小股份的流動性特質和投資需求,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
財政預算案2025︱優先為北都投入資源 下半年起為3個片區試點招標
【11:36】政府與深圳當局正攜手推展兩個跨境鐵路項目,預計于年內展開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的勘查及設計研究,以及北環線支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
【11:33】政府正就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目標是由今年下半年起陸續為試點招標。當局亦會繼續物色合適地點,讓私人土地業權人可申請原址換地進行房屋和產業發展。政府亦已預留37億元加快完成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
【11:30】北部都會區方面,陳茂波指北都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至為關鍵,能加速創科產業發展,讓我們更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同時為市民創造優質的事業發展機會和生活環境。政府將會繼續優先為這項目投入資源。重點產業包括︰
(一) 創科︰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它們與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優勢互補。我們亦會推出新政策,促進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二) 高端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藉著深圳灣公路大橋及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會成為服務海內外企業的高端專業服務樞紐。在港深“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布局下,我們也在口岸周邊策略性布置物流用地;
(三) 專上教育︰為配合創科產業發展及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我們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九十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包括第三所醫學院;以及
(四) 文化體育及旅游︰北部都會區既預留用地建設文化及體育設施,亦保存傳統鄉鎮及歷史人文資源。我們會因應區內獨有的特色,發展文體旅產業,包括推動生態旅游。
財政預算案2025︱推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
Budget 2025︱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 擬第二季提出修訂《小型無人機令》
【11:26】低空經濟方面,陳茂波表示去年底成立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正審議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申請,并即將宣布結果。期望通過試點項目,逐步擴大和豐富低空飛行的應用范圍,為香港經濟開拓新的增長點。
政府正檢討民航法例,以完善配合低空經濟長遠發展的規管制度,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小型無人機令》的建議;亦會研究為各類“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訂立新的專用法例,并積極與內地當局就低空經濟相關議題加強對接。
【11:18】陳茂波表示,為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已預留十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會制訂研發院的成立安排和具體目標,重點在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為進一步協助特??萍己蜕锟破蠡I融資發展業務,特別是已在內地上市的公司,港交所正積極籌備開通“科企專線”,便利有關企業的上市申請準備工作。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亦會配合,令申請過程更暢順。
此外,為匯聚行業頂尖人才,探討人工智能的發展及應用,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將籌辦首屆“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發展
Budget 2025︱預測香港今年實質經濟增長介乎2至3%
【11:10】陳茂波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會繼續溫和增長,全年實質增長介乎百分之2至3,基本通脹率1.5%。政府正全力推出更多措施,吸引更多企業或機構落戶香港,舉辦更多盛事,迎來更多旅客。
【11:00】陳茂波到場正式開始宣讀。他指,過去一年,我們迎來了不少正面的發展,香港經濟連續兩年增長,就業市場穩定、通脹溫和、搶人才和搶企業成果豐碩、大型國際盛事相繼在港舉行、訪港旅客人數亦顯著增加,股市近月氣氛亦持續向好,市面氣氛熱鬧。
去年,受內外因素影響,與資產市場相關的收入遠遜預期,令政府今年度繼續錄得較大赤字。他指,將會推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至2027/28年度,政府經常開支會累計削7%。
陳茂波又指,需要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投資未來。香港具備條件和能力,在保持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適度增加發債規模,妥善靈活運用資金為未來作投資,為社會創造價值。
▲預算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
財政預算案2025公布時間︰
1月8日 立法會2025年會期開始
2月26日 財政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
4月7日至11日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
4月16日至17日 第二次財政預算案會議,由議員發言
4月30日 第三次財政預算案會議,由政府當局回應
違例泊車、沖紅燈罰款擬提高
據悉政府有意提高違例泊車定額罰款(俗稱“牛肉干”),由現時的320元,提高到約400至480元;當局亦有意提高沖紅燈、超速駕駛等交通違例的罰款。
消息指公務員勢凍薪 將善用科技取替人手
據了解政府單計員工開支,已花掉逾1,650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逾四分一。消息指,預算案很大機會公布公務員凍薪,并將進一步檢視公務員編制,以及研究加大力度壓縮編制,甚至以科技代替部分職位。
預算案勢調整2元乘車優惠?
最新消息指,2元乘車優惠調整方案將出爐,60歲享優惠門檻不變,但每月上限240程,即平均每日8程;10元以下車資續收2元,10元以上則改兩折計算,例如車費20元未來需付4元,比現時多1倍,如30元車費則改收6元,希望減少長車短搭問題。
預算案研究開放籃球博彩
另一方面,政府傾向研究開放更多的博彩項目,長遠包括籃球博彩,但擬先行研究進一步拓展足球博彩項目。不過據了解,即使政府未來同意加開籃球博彩,也不會容許投注本地籃球賽事,只供投注美國NBA等外國賽事。
紅磡站臨海地建游艇會 預算案研中環、尖沙咀等4海濱引入輕食店
此外,《星島》獲悉,政府將提出善用海濱資源推動“無處不旅游”,包括在紅磡站臨海用地興建游艇會,料提供以百計游艇位,以促進游艇旅游,帶來高端消費客群。政府同時計劃在該處發展商業住宅項目,正由港鐵研究,本年中會就土地用途提建議。此外,政府初步選定中環、尖沙咀等4個海濱引入輕食及飲品檔,冀豐富市民及游客海濱體驗。
財政預算案2025 陳茂波指教育、醫療有節約空間
陳茂波解釋,封面的湖水藍顏色代表未來發展大潮中的一片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蘊?!懊利惖暮蠢镉兄鵁o限生機,即使偶有風云,在國家的堅實支持、香港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未來有著堅定的信心和美好的期盼?!?/p>
陳茂波早前指,政府開源節流將以“節流”為主,首要控制經常開支增長,其次是工務工程要分清輕重緩急,用債券形式支持長遠發展;開源則秉持“能者多付”原則。他指目標是逐年收窄政府開支增長,以及收窄收入和開支之間的差距,希望三數年內讓政府財政恢復平衡。
陳茂波2月2日出席電臺節目時主動提到提到2元計劃,指當年受惠年齡一下子由65歲降到60歲,享有優惠人數大了很多、開支幅度也大了很多,社會上有意見關注長久如此下去能否持續,政府正按不同數據研究中,考慮方向包括要求公共交通營辦商也承擔一定的成本,例如降低向長者的車資收費等。
此外,陳茂波指政府部門開支肯定需要減,其中教育和醫療也有節約空間,舉例指本港定大學有一定財政儲備,未來要善用儲備并開拓收入,讓政府有“2至3年時間”鞏固財政。至于公務員減薪凍薪,陳茂波認為要考慮公務員薪酬對私人市場的影響,節流要兼顧社會現實,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影響政府服務。
昔日財政預算案派糖及電子消費券措施
5年前發表的《財政預算案》首次派錢,及曾連續3年推出電子消費券。去年財政預算案雖繼續“派糖”,但規模較以往幾年小,總金額約為115億元,電子消費券亦取消,相信今年派電子消費券機會甚微。
2020年(現金發放計劃)
向年滿18歲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次性發放10,000元
2021年(電子消費券) 向合資格市民分期發放5,000元
2022年(電子消費券) 向合資格市民分兩期發放10,000元
2023年(電子消費券) 向合資格市民分兩階段發放5000元
財政預算案赤字及財政儲備︰
2023/24年度 綜合赤字為1,016億元 在2024年3月底預計為7,332億元
2024/25年度 料綜合赤字為481億元(最新估計為1000億元以下) 在2025年3月底預計為6,851億元
2025/26至2028/29年度 去年預計可達至綜合盈余 在2029年3月底預計為8,322億元
財政預算案2025政商界建議
民建聯反對削2元乘車優惠
民建聯提出286項建議,包括要求政府各個部門削減3%的額外開支 、公務員凍薪及反對削2元長者乘車優惠等。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表示,明白政府如今要面對千億財赤,期望當局能夠加大開源節流的力度,強調財赤不可歸咎于“2蚊車”的優惠,形容這是不成比例的批評,對長者而言不太公道,“不會因為我們慳咗呢兩蚊,就會令千億財赤可以轉虧為盈”。他強調優惠對社會而言有無形效益,例如鼓勵長者外出社交等。
他建議當局將一些不急迫、沒有經濟效益及不影響民生的大型工程暫緩甚至進行擱置,他以古洞北及洪水橋有三個大型的區域供冷系統工程為例 ,早前已獲財會批出130億元撥款,惟他認為在新的發展區貿然花過百億的金錢進行工程過于冒進,建議當局暫緩甚至擱置。
張宇人吁取消60至64歲人士長者2元乘車優惠
自由黨黨魁張宇人建議取消60至64歲人士的兩元乘車優惠,并建議當局可考慮削減部門開支,并在本屆政府在余下兩年任期內,分兩年滅赤,令公共財政得以重返健康水平。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重申不同意設銷售稅,憂會對疲弱的零售市道“雪上加霜”,又指早前加煙草稅致稅收下降,促將煙草稅回復至2023年水平,以增加稅收,以及撤銷限奶令。自由黨議員李鎮強則吁放寬長者同住公屋住戶的入息限額要求及檢討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的入息限額要求,以釋放長者勞動力。
陳健波吁限每月使用優惠次數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提出多項建議,主張以“節流優先、經濟突圍”為核心,推動結構性改革與創新措施。他建議政府未來1至2年內要求各部門削減5%開支,而近日熱議的2元乘車優惠,建議政府限制每月使用優惠次數或設定每程補貼上限。
工聯會:兩元乘車優惠不能調整
工聯會就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優化強積金制度、銀發經濟以及青年置業等議題。工聯會強調兩元乘車優惠不能調整改變,指分段收費可避免濫用優惠,以更精準的方式控制支出,應優化“2元乘車優惠”實施方式,巴士公司實行分段收費,在落車處加裝拍卡機,讓長者下車時拍卡才可享受優惠。并反對公務員或任何行業減薪,認為若政府減薪,可能引發消費萎縮,進一步拖慢香港經濟發展。
經民聯吁長者2元乘車優惠加至3或4元
經民聯建議檢討長者2元乘車優惠,加價至3元或4元;又反對公務員減薪或凍薪,但當局可透過檢討制度幫公務員“瘦身”;反對增加“富人稅”;禁止居屋透過補地價流入公開市場;恢復勾地制度等。
A4反對削減2元乘車優惠
“A4聯盟”強調政府即使要控制開支,亦應將削減開民生開支措施放置最后,指香港不是高褔利社會,不少市民靠社會保障“兜底”。聯盟又重申支持政府節流但反對削減2元乘車優惠,“不應向為香港貢獻一世青春的市民開刀”。
鄉議局指公務員減薪打擊士氣 倡按照通脹調整2元乘車
新界鄉議局提出19項建議,包括建議開放籃球、英式桌球及網球的體育博彩項目、調整2元乘車優惠計劃、恢復勾地表制度等,惟不贊成公務員減薪或者凍薪。行會成員、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表示,香港人口老化,社福及醫療開支將大幅上升,建議政府可按照通脹調整2元乘車優惠計劃。他不贊成公務員減薪,擔心影響公務員團隊士氣,甚至對私人市場薪酬帶來連鎖反應。
新思維促保留2元乘車 公務員、行會成員減薪
新思維則要求政府保留2元乘車優惠,高級公務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以及政府資助機構高層劃一減薪5.5%,并取消減少社褔界1%資助扣減安排。
葉劉淑儀倡公務員凍薪 政府部門削5%開支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建議政府應以削減5%經常開支為目標,直到恢復經濟;亦建議公務員凍薪,直至政府財政狀況有所改善,并全面檢討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引入與表現掛勾的安排,鼓勵公務員積極作為。
葉劉淑儀指,招聘涉及開支和時間等成本,在財政緊絀下,當局應主動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成本效益,建議各部門暫停進行招聘最少6個月,靈活調配目前人手處埋工作,期間同步檢視編制。
黎棟國倡增違反交通條例罰款
新民黨黎棟國建議增加違反交通條例的罰款,亦指隧道或主要干道的營運開支及維修保養費用高昂,應以“收回成本”及“用者自付”的原則,檢視收費。
G19吁部門經常開支2年內最少減5%
立法會“G19”全體18位議員就新一份預算案提交意見,包括“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削減部門經常開支幅度,增強至2年內最少減5%;全面檢視各公營、法定、資助機構及基金的收支和績效,包括人手及薪酬架構、取消過時服務、合并重疊機構、回撥過剩儲備等。
袁國勇吁發展高端醫療服務
袁國勇建議應大力發展高端醫療服務 ,做到“延壽”及“提高生活質素”以吸引高端客流。
劉澤星促政府勿削科研投資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在經濟較差時,放棄長遠投資,情況未必最理想,希望政府勿削科研投資。
盧金榮吁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建議當局進一步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擴大“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擔保費減免幅度,以及取消“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中對工資中位數的硬性要求。
盧金榮建議提高“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資助總金額上限,并將每宗申請資助上限提高至15萬元,或引入“循環批核”機制,亦提議將基金涵蓋本地市場的特別措施延長3年或考慮恒?;?。
洪雯吁減少公務員編制
立法會議員洪雯建議減少公務員編制,以減省開支,以及將交椅洲填海工程放在較后次序,再視乎人口及北都發展再作決定。
陳曼琪倡開發香港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
立法會議員陳曼琪指出,其《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以“監察政府,開源節流,拼經濟,惠民生”為題,希望政府能精準開源,有效拓寬財政收入渠道;合理節流,優化公共財政支出;聚焦優勢產業,增強法律界及本港中小企競爭力;關注民生福祉,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選委會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建議為開放公共設施冠名權,包括圖書館、公園、運動場等。
總商會:每名60至64歲長者可享每年最多750程乘車優惠
香港總商會發表提出九方面建議,包括建議調整長者乘車優惠,改為每名60至64歲的長者可享每年最多750程的乘車優惠,即約每天來回各一程,而65歲以上長者則不變。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吁2元優惠改為分級補貼制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建議將2元優惠改為分級補貼制度,根據票價高低進行補助。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議政府發債并成立證券化的基金,以支持私人樓宇保養維修工作;并借著執行屋宇署所發出的命令,替私人業主進行所需的維修。指基金長遠能幫助市區重建的問題,亦可減輕政府負擔。
德勤:研壓縮人手編制
德勤中國財政預算案小組主管合伙人尹佩儀認為現時政府有不少空缺,可研究壓縮人手編制,如善用科技填補人手。
澳洲會計師公會吁個人基本免稅額增至15萬元
澳洲會計師公會建議擴展“用者自付”模式至更廣泛的公共服務,并建議個人基本免稅額增加至15萬元,最終薪俸稅維持100%退稅,上限為1萬元。
稅務學會吁增收“富人稅”至17%
稅務學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增收“富人稅”,將入息剩額達500萬港元以上的標準稅率從現時的16%提高至17%;將非香港稅收居民演藝人員及運動員的稅率降低50%等。該會又建議建議豁免首次置業印花稅,目標為650萬以下住宅物業,受惠買家必須連續3年居住。
協進會冀保留殘疾人士的2元乘車優惠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協進會)建議繼續為殘疾人士提供2元乘車優惠,強調若要調整應先考慮60至64歲健全人士,若無可避免需作出“一刀切”措施,應優先考慮把連接陸路過境口岸的公共交通路線剔除于2元乘車計劃以外,并要求公共交通營辦商考慮為連接陸路過境口岸的路線提供優惠票價。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指院校會與政府共渡時艱,雖然暫時未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對大學撥款影響,但冀政府考慮人才培訓是中長期投資,若減資源,或影響人才培訓。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