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到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講,闡述施政計劃,是他再度入主白宮后首次。特朗普宣布,4月2日將對大部分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與此同時,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關稅4日生效,同時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20%關稅,這3國都宣布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一時間,全球貿易戰已腥風狂吹血雨傾盆。
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講時強調無論其他國家向美國征收什么關稅,美國都會以關稅回應;如果其他國家采取非貨幣關稅,將美國排除在他們的市場外,美國就會采取非貨幣壁壘。特朗普承認,關稅可能會帶來一些波動,美國會經歷調整時期,但認為關稅可以令美國變得富有,讓美國人受益,亦有利美國農民。
4日,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征關稅措施生效。中國態度強硬,向世界貿易組織追加起訴美國,并宣布將20余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管控、不可靠實體清單,也對美國740項農產品加征10至15%關稅,并暫停美國原木與3家美企大豆進口。加拿大也表示,立即對價值30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并指美國加征關稅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墨西哥總統辛鮑姆亦揚言將舉措回應。加上對等關稅將影響幾乎所有和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全球股市籠罩在一片愁云慘霧中。特朗普5日退一步表示,應美國汽車制造商的要求,特朗普同意對加拿大、墨西哥關鍵的汽車行業給予一個月的豁免,美股喜悅之情難掩,應聲上揚。
特朗普威脅要對兩個主要交易伙伴即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關稅有一個月了,現在靴子終于落地,而他全面關稅的目標還針對中國。分析認為,首波被針對的3個國家,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不一:加拿大和墨西哥八成出口輸往美國,兩者顯然會受到這次關稅戰的沉重打擊。至于中國,美國市場僅占15%出口,直接影響較前兩者小,但勢必會影響中國吸引外國投資,給中國提振經濟發展帶來困難。
而在特朗普的國會演說中,除去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外,他還點名歐盟、巴西、印度及其他許多國家,都對美國課征很高的關稅,比美國向他們課的稅還多,“這非常不公平”。還稱韓國對美國產品的平均關稅是美國對韓國的4倍之多,盡管美國向韓國提供許多軍事援助,情況還是如此。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引發外界對全球貿易沖突的擔憂。
特朗普表示關稅會重振美國制造業,帶來更多稅收和刺激投資,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的價格會同步上升。去年,美國從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進口的全部產品中可能受到新關稅影響的產品高達40%以上。加拿大輸美商品中不會受到加拿大加征的25%的報復性關稅影響的只有原油等極少數能源商品。這可能令商業和消費價格上漲,而這是美國民眾最關心的事項,這一點“股神”巴菲特也表達了嚴正關切。去年11月民調顯示,經濟和通脹是美國選民最關注的問題,這也是特朗普回歸白宮后承諾解決的重點。關稅戰可為美國帶來什么?是利多于弊,抑或弊多于利?答案仍是未知數。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