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兩會2025|梁振英:“兩高”報告相當細致具體,香港可為國家法治建設提供借鑒

    發布時間:2025-03-09 10:42

    【兩會2025/梁振英】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昨日(8日)向全國人大作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9日)在社交平臺發文,指自己每年對“兩高”報告都比較重視,高興見到“兩高”的工作不斷進步。他認為“兩高”的報告都相當細致和具體,而且都在附件臚列具體數字和圖表說明依法治國的情況。

    梁振英

    法治建設自十八大以來受高度重視

    梁振英指,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受到高度重視,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法治”一詞共出現23次,“法律”13次。具體的要求包括“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化律師制度、公證體制、仲裁制度、調解制度?!焙汀巴晟粕嫱饷袷路申P係中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選擇適用域外法等司法審判制度。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彼J為,近年來人民和企業對法律諮詢和爭議化解等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法律人才,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的持續培養以至事務所的規范管理問題尤為突出。

    他提到,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香港特區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仲裁制度和調解制度都有別于內地,一國之內兩種與法治相關的制度并存,是我國的制度優勢。香港的公共法律服務包括律師制度以及相關的服務體系經過百多年不間斷的發展,比較成熟,而且和國際接軌,可以為內地的健全和深化工作、為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提供借鑒。

    梁:法治領域積極互動 體現“一國兩制”巨大生命力

    梁舉例指,香港的航商總會已經啟動了在海商法教育和培訓人才方面和內地的合作。去年10月,為了助力補齊我國涉外海商法人才缺乏的短版,香港航商總會促成香港大學開設海商法專業課程,延聘國外專家,招收內地國際海商法研究生,并與內地開設有海商法專業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院校開展合作,包括雙學位教育、優才生培養、交流培訓等模式,加快海商法人才培養,下一步香港和內地的合作還要向兩方面推進,一是培育國際一流的中國的海商法律師事務所;二是開展海洋公法的研究和教學,確保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國作為航海大國和貿易大國的海上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梁振英提到,香港特區政府去年4月發表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著力促進機制對接、規則銜接,以及人才連接,實現灣區內各城市強強聯手,推動區內法律和爭議解決專業優勢互補。至于至于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的“完善涉外民事法律關係中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選擇適用域外法等司法審判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及司法部在約兩周前聯合印發《關于充分發揮仲裁職能作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進一步擴大“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提出多項措施。

    他指,司法部和香港特區正大力培訓全國的涉外仲裁人才,第一個兩地班在上周開班,向包括內地企業法律顧問、仲裁員、律師等講授香港仲裁的制度和實踐,促進香港和內地在爭議解決事務上的合作。

    梁振英認為,香港和內地的仲裁事務開始受到國際社會重視,去年在香港舉行的第26屆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大會,全球超過一千名專家參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在北京會見香港澳門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代表團時,明確希望港澳地區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他認為過去一年,香港在法治領域和內地的積極互動,立足國家實際,服務法治實踐,既說明國家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巨大生命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