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DeepSeek之后,內地研發的全球首款通用人工智能體軟件(AI Agent)Manus近日上線,該產品在GAIA基準測試中展現出超越OpenAI同層次大模型的性能,發布四小時后,其官網訪問量甚至突破千萬量級。一夜爆火的Manus讓市場驚嘆,但爭議不斷,還被質疑是“套殼”產品。不過,業內專家指出,Manus和DeepSeek是兩種不同類型的AI軟件,Manus目的是解決“具體如何做”,把智能體技術往前推進一大步。
▲繼DeepSeek之后,又一款AI產品Manus出圈。
Manus目的是解決“具體如何做”
Manus被稱為全球首款AI智能體。據研發團隊公布的信息,Manus彌合概念和執行之間的差距,“當其他人工智能祗是在生產想法時,Manus交付成果?!毖邪l團隊發布的演示視頻顯示,Manus可以完成簡歷篩選、房產研究、股票分析等任務。
但Manus自發表后就爭議不斷,由于Manus采用邀請內測的限制,導致多數民眾乃至于業內人士無法體驗到這一款AI Agent帶來的創新體驗,被業界質疑為“饑餓行銷”。
內地的《科創板日報》還認為,Manus沒有自研模型,而是用了目前程式設計開發能力最強的模型Claude以及阿里的通義模型,并加以后訓練,功能則是多個應用的拼接。Manus的亮點在于工程創新:技術融合(本質是“套殼”)、順暢交互(簡單易懂的UI介面對使用者更友好)。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魏巍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Manus與DeepSeek,不是一回事?!盌eepSeek是推理語言模型,核心是信息生成與處理,擅長回答“應該怎麼做”;Manus則是通用型AI智能體,主要是利用大模型或多款不同工具去完成任務,重在解決“具體如何做”,核心是任務分配與協作。
魏巍指出,利用AI智能體完成不同任務并非Manus首創。但Manus創新之處在于把多智能體協同做成產品,將當前最先進的AI能力整合到一個流暢的用戶體驗中,以更加簡單的方式去完成更複雜的任務,把智能體技術往前推進一大步。
效用到底如何有待實踐檢驗
魏巍表示,從目前視頻展示效果看,Manus確實非常智能。但當前其僅限于內測,缺乏技術專家綜合評測和用戶普遍性反饋,具體效用到底如何,仍有待實踐檢驗。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Manus作為AI智能體,儘管沒有基礎算法的創新,但是通過工程應用創新,將諸多大模型混合起來,達成綜合效果體驗,也是了不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