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海峽時報》3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對美農產品關稅策略,影響特朗普選民,保留談判空間。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制性關稅旨在打擊特朗普的農業州選民,同時為中美貿易談判保留余地。特朗普上臺以來在關稅問題上頻繁施壓,上周再次提高對中國產品的稅率。中國迅速反擊,對美國農產品加征10%至15%關稅,目標鎖定支持特朗普的農村地區。
政策研究機構Trivium China分析師Even Pay指出,此舉“精準打擊特朗普的農業州選民”。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買家,2023年進口額達290億美元?,F在,自2025年3月10日起,雞肉、小麥、玉米和棉花加征15%關稅,大豆、豬肉等加征10%。
研究顯示,關稅或重創共和黨州。布魯金斯學會估計,本次的反制性關稅可能影響70萬就業崗位,其中近三分之二位于支持特朗普的地方。然而,2020年選舉表明,貿易戰未動搖特朗普選民支持。南洋理工大學學者Drew Thompson認為,中國越強硬,特朗普支持者越堅定。
3月7日,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堅決反擊”美國貿易壓力。同日,出口數據低于預期,顯示貿易戰壓力加劇。專家稱中國回應相對克制,加州大學學者Susan Shirk認為中國傾向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未關閉談判大門。
編譯/迪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