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29日刊發獨家報道稱,由美防長赫格塞思簽署的一份機密級內部指導備忘錄顯示,美國將阻止中國大陸“奪取”中國臺灣、加強美國本土防御列為主要優先事項。由于涉及臺海議題,這份文件也引發島內輿論的廣泛關注。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美刻意炒作臺灣問題、企圖將其制造成熱點話題,實際上是將臺灣問題工具化,試圖通過制造亞太地區動蕩牽制中國發展進程。專家還認為,美國這份文件體現出的政策設計在實踐中將陷入內外困境?!度A盛頓郵報》也稱,該備忘錄的內容令美國議員感到困惑。美媒曝光赫格塞思調整美軍事戰略正值他開展上任后的首次亞太之行的時候。在訪問菲律賓和日本期間,赫格塞思一再談及共同應對中國“威脅”。不過有日媒提醒道,目前,美國在國際及地區事務中的參與度和可信度正在減弱。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路透社資料圖
“重新定位美軍架構”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這份名為“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的9頁文件中,大多數段落標有“機密/禁止外國人閱覽”字樣,它于3月中旬在整個五角大樓內傳閱。文件闡述了如何實施美國現任總統的想法,包括為與中國的潛在沖突做準備,保護美國免受來自“近鄰”的威脅(其中涉及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的問題)。臺灣《聯合報》稱,據美媒報道,盡管美國政府近年來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最大威脅”,但上述指導意見與以往不同的是,將大陸可能“攻臺”描述為驅動美軍戰略規劃的唯一情境,且優先于其他潛在威脅,由此重新定位美軍整體架構,將重心從本土防御任務轉向印太地區。赫格塞思在文件中稱,中國是美國國防部“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
島內媒體30日對于五角大樓的這份指導意見予以廣泛關注,臺灣“中央社”特別提及,該文件呼吁要“施壓”臺灣,要求其大幅提升防務預算?!堵摵蠄蟆芬雠_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的觀點稱,美軍將在太平洋地區以預置兵力和機動部署來支撐其威懾效果,但并未暗示美國將卷入亞洲軍事沖突。
“對于臺灣而言,美方在這份文件中的表態不值得高興。施壓臺灣增加軍費,采購美國裝備,就是在強迫其繳納大概率不會兌現的‘保護費’?!北本┩鈬Z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卓華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無論是面臨美國的軍事訛詐還是其挑撥盟友圍堵,中國都不會有絲毫退縮退讓。
卓華認為,美國“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將臺灣問題列為優先事項是美國軍方涉華敵對思維極端化的體現,此類政策設計在實踐中必然會陷入內外困境。極端化的政策實際上代表的只是少數勢力的意識形態和軍工利益,必然會受到其他利益集團的制衡。
“令人困惑”
《華盛頓郵報》稱,根據這份文件,鑒于人員和資源限制,五角大樓將“在其他戰區承擔風險”,并向歐洲、中東和東亞的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增加國防開支,以承擔起應對來自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威脅的大部分威懾責任。
據報道,一名看過該文件的美國國會議員助理說,這份指導文件已經被提供給國會的一些委員會,兩黨議員都認為其內容令人感到困惑。該文件呼吁美軍減少包括中東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存在,但現政府如今又在展示對也門胡塞武裝的威懾力,并向伊朗施壓。
“‘我們想要維持美國的實力和在世界上的軍事主導地位,我們想無處不在,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去任何地方’,這兩者之間存在矛盾?!鄙鲜雒绹h員助理說,“這是不一致的,很難就此制定戰略?!?/p>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份指導意見表明,美國的防務領域仍將聯盟體系作為核心戰略資源,其國防戰略延續通過拉攏、操控和利用盟友來實現戰略目標的邏輯。李海東同時表示,該文件體現出的“美國傳統精英派路線”與特朗普主張的“美國優先”確實存在矛盾。美國政府內部不同路線之爭或導致政策執行層面出現搖擺風險。
美防長展示與盟友合作姿態
五角大樓機密備忘錄被曝光正值赫格塞思進行其就職后的首次亞太之行。28日,他在菲律賓宣稱,美菲必須肩并肩面對中國帶來的“威脅”。據路透社報道,赫格塞思30日上午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會談時又稱,在對中國軍事行動進行威懾方面,日本是不可或缺的伙伴。據日本《讀賣新聞》30日報道,日美雙方當天同意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和應對能力,以應對軍事崛起的中國。
▲28日,菲律賓民眾在美駐菲大使館附近抗議美防長到訪。(法新社)
日本《產經新聞》30日評論稱,赫格塞思在此次亞太之行期間展現出美國現政府重視美軍的前沿部署、與盟友保持合作的姿態。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黎良福的話說,通過赫格塞思此行,美國向區域盟友傳達其將維持防衛承諾的信號,有意借助日菲在安全問題上牽制中國,以便讓美國在貿易等其他領域的談判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不過日本《朝日新聞》30日分析稱,現在的日美兩國并不處于可以夸耀的“黃金時代”。美國在國際及地區事務中的參與度和可信度正在減弱,在此背景下,如果華盛頓強調“美國優先”,并更加專注于自身利益的話,那么盟友的擔憂就會增加。
卓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于當下的歐洲國家而言,美國先是挑起地區沖突,接著想一走了之,轉而施壓盟友增加軍費,承擔戰爭和沖突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歐洲盟友不會愿意跟隨其對中國進行遏制,還有可能產生反彈。這一系列事態也會被日本、菲律賓等美國的亞洲伙伴看在眼里。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