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2020年起連跌4年,但去年下半年在內地連番推出政策下反彈,全年升逾17%終止跌勢;踏入2025年首季,走勢繼續強勁,恒指全季累升逾15%、科指更累升20%,反映DeepSeek橫空出世后,多只芯片股及AI應用股乘勢而起,引領新一輪AI熱潮、以至港股價值重估,連帶新股市場也回暖,今年首季超越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IPO市場,亦是自2021年第二季以來首次重奪這個位置。富途證券首席策略師陸秉鈞早前接受《星島》專訪時亦指出,AI過去幾年行情很好,“Deepseek概念出來,港股也受惠到了”。
▲DeepSeek橫空出世后,多只芯片股及AI應用股乘勢而起,引領新一輪AI熱潮、以至港股價值重估,連帶新股市場也回暖。
▲富途證券首席策略師陸秉鈞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亦指出,AI過去幾年行情很好,“Deepseek概念出來,港股也受惠到了”。
據彭博數據顯示,香港第一季IPO、大宗交易及股票配售所得款項較去年同期激增11倍,達到163億美元(約1,271億港元),當中不乏明星新股如布魯可(325)及蜜雪冰城(2097),其中蜜雪IPO認購更逾5,258倍,金額逾1.8萬億元。
DeepSeek關鍵在于效率
陸秉鈞表示,過去幾年美國AI股因技術創新上漲,惟DeepSeek的關鍵不在于創新,而是效率的提升,即可降低成本和算力要求,且能用于商業創收,令港股在這一輪受惠。具體而言,受中美關系影響,一些芯片無法進口,DeepSeek的出現恰恰減低強大算力及先進芯片需求,且他認為美國會進一步收緊芯片出口,因此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都受惠于此。
此外,中國芯片制作技術與國際水平有所差距,相關公司亦受惠于DeepSeek,例如上游芯片股中芯國際(981)及華虹半導體(1347);下游應用股中,一些大型科企如阿里巴巴(9988)及小米(1810)亦見受惠。
不過,他認為投資者比較看好的股份還是在美股市場,如芯片股英偉達( NVDA)、Amd(AMD)及英特爾(INTC),若從投資價值來講,他偏向于英偉達,因其還是掌握核心技術,其他芯片股難以追上;下游應用股則包括項目管理、數據分析、線上教育、云服務、廣告營銷等行業,其中多鄰國(DUOL)都是一只潛力股。
下半年需視乎企業盈利
展望后市,陸秉鈞預期,港股今年上半年短期走勢較好,高位最少可看24000點,樂觀是27500點;不過,他對下半年并沒有太樂觀,更認為“我覺得在香港目前來看,今年沒太大的可能復制美國走勢”。
他解釋,中美兩邊AI股不同,美國更多是通過創新產品帶動整個收入增長,而中國更多使用芯片技術拉生意,如微信小程序等應用可以直接接入DeepSeek,用戶更多使用微信或其他軟件,而非DeepSeek本身,“到下半年可能大家就會關注到,是否對盈利有明顯提升,提升的程度是否可以維持這么高的估值水平”。
因此,他稱短期或受市場氣氛影響,還有機會往上走,但下半年會偏波動。他又強調,港股好大程度是炒氣氛,不是炒基本面,而今年上半年內地公司已持續使用DeepSeek,若業績出來后發現沒有想象中厲害,往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將于4月2日向全球“宣戰”征收貿易伙伴“對等關稅”,陸秉鈞則認為短期來講,關稅問題肯定會打擊港股氣氛,但同時大家可能更依賴于內部生產和營運,倒逼芯片企業更加迎合內地芯片生產需求,這對企業而言反而是利好,減少對外國依賴。
AI工具選股需提防兩點
另外,富途本月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R1 ,推出“牛牛AI”助手,未來還將推出AI選股功能,可因應用戶提出的條件,迅速從千萬只證券中篩選出合適的投資目標以供參考。
陸秉鈞指出,AI工具選股是根據一堆數據來做分析,更多應用于資訊收集,對投資者來講是個很好的工具;且能提供分析理據,為學習投資的用戶提供分析思路。不過,投資者仍需提防“黑天鵝事件”,即在數據庫里沒有、且難以預料到的東西。此外,AI工具還有兩點沒有考量到,一是缺乏最新消息、二是AI工具沒有考慮到市場氣氛逆轉。
富途證券創辦人兼董事長李華亦提醒,AI工具提供的信息只能當做參考,要小心“AI幻覺”。但他描述,AI的出現可以相當于一個知識豐富、思考全面的私人財務助理,能提供很多好建議,而這個想象在不長時間里就可以實現。不過,他認為AI并不會完全取代投資顧問,而人們可將自身積累的知識灌輸到AI,令其反應更像人類自身表現。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