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二表示,特朗普2017年減稅政策的延長方案可能最早在7月4日完成,而政府在這之后,將會把重心轉向放寬對企業的各種法規限制。
綜合《紐約時報》與其他外媒報導,貝森特是在摩根大通(JP Morgan)的一場私人投資人活動中發表上述談話,并概述了他對特朗普經濟議程在今年剩余時間內推進方式的預期。
▲貝森特說,減稅法案最快7月4日完成。(圖/路透)
這番言論發表之際,全球決策者正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的春季年會,而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引發的擔憂正高。IMF因特朗普對美國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已下修全球與美國的經濟成長預測。
作為與多國談判貿易協定的主要人物之一,貝森特表示,未來幾個月貿易相關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逐漸減緩,使政府能將重心轉向其他優先事項。他強調,貿易僅是特朗普整體經濟政策的一部分,整體目標是促進經濟成長,并降低美國對政府支出的依賴。
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他認為眾議院有可能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前通過減稅法案,整體立法程序則有望在7月初前完成,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我很樂觀,也許我們可以在7月4日前完成稅改法案,”這是一種排程順序:先是關稅、接著是稅改法案——在這些問題上確定下來后,放寬監管本來就會花更久的時間?!?/span>
共和黨目前正致力于延長2017年稅法中的多項條文,而特朗普總統也積極推動新的稅務措施,包括取消小費與社會安全收入的稅收。
然而,近幾周貿易戰引發市場動蕩,已成為本周齊聚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討論焦點。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雖然美國部分關稅目前處于暫停狀態,但對中國實施的高額關稅仍將對全球經濟成長帶來沉重壓力。
目前特朗普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并對中國商品征收至少145%的關稅。此外,他也對歐盟、日本、韓國等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但這些關稅已暫緩至7月,以便政府爭取雙邊貿易協定的進展。
據稍早的報導,貝森特在發言中表達對中美僵局有望緩和的樂觀態度。他表示:“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情勢將會降溫?,F在我們雙方實際上都處于某種禁運狀態?!彼蔡寡?,與北京的談判可能會是一場“硬仗”,但補充道:“雙方都認為目前的狀況無法持續下去?!?/p>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