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近代最重要作曲家之一蕭士塔高維奇逝世50周年,這位蘇聯作曲家生于大時代,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于史太林的極權統治下,他只能在狹窄的創作空間中努力求存,曾被政權扣上“形式主義”的帽子,但又因寫出為國家打氣的音樂而得到表揚。
▲鋼琴家王羽佳(左),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右上),拉脫維亞指揮家Andris Nelsons。
為了紀念該位頑強不屈,在逆境下依然擁抱音樂的偉大作曲家,指揮家Andris Nelsons聯同波士頓交響樂團推出紀念錄音合集,收錄蕭氏重要的大型作品,并邀請到兩位最頂尖的華裔音樂家馬友友和王羽佳全新灌錄協奏曲。馬友友不但琴技精湛,更以人文關懷見著。他曾在蕭士塔高維奇之子的指揮下,在港拉奏該作曲家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他認為蕭士塔高維奇的藝術是代表無聲者的聲音,跟現代依然息息相關,正好反擊史太林所說的“一個人死是悲??;一百萬人死只是一個統計”。
王羽佳是當今最擅長演繹俄羅斯音樂的鋼琴家之一,她火熱的彈奏跟蕭士塔高維奇粗豪的風格不謀而合,同時發揮出音樂中的黑色幽默,反映出蕭氏多種面向。蕭士塔高維奇本身是一位造詣不低的鋼琴家,王羽佳特別錄制多首獨奏曲,讓樂迷深入認識這位作曲家。
其實這個重磅計劃早于十年前展開,波士頓交響樂團分批灌錄交響曲全集。Andris Nelsons本身成長于蘇聯時期的拉脫維亞,對蕭氏身處的時代精神非常熟悉,堪稱當代最權威詮釋者。難怪全集推出后極受好評,收獲格林美獎、留聲機獎、回聲古典音樂獎等多個獎項,成為樂團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文:劉國業 圖:環球唱片提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