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循環經濟如何助企業抗衡關稅大戰?4步緩解供應鏈沖擊!

    發布時間:2025-04-26 09:07

    關稅會在貨物入境時征收,因此會立即增加商品成本,影響利潤、定價及產品競爭力。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大幅度調升關稅嚴重沖擊全球供應鏈,對許多依賴海外生產及跨國供應商造成巨大影響,而這些額外成本又難以轉嫁給客戶,企業該如何減輕關稅成為首要解決的棘手問題。

    全球供應鏈的轉變 由長鏈轉為短鏈的主因

    過去全球供應鏈大多采取長鏈,例如某零件可能來自中國,于墨西哥組裝,最后在美國銷售,供應鏈拉長且多層次。長鏈擁有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及提高競爭力的好處,但缺點就是容易受到外部沖擊。

    舉例來說,疫情時期制造中心停頓、中美貿易戰簽署新的行政命令(調整關稅)等事件,都可能使成本增加,企業面臨外部沖擊時,如何減輕關稅帶來的影響,同時為未來建立更具彈性且永續的供應鏈,則有賴企業思考短期的戰術因應及長期的戰略轉變。

    短期戰術因應

    1. 在截止日期前建立庫存

    原先特朗普宣布暫停課征各國“對等關稅”90天,進口商有機會加快發貨,以較低的成本儲存貨物,雖然這項策略恐增加持有成本并占用營運資金,但也能為未來可能增加的成本提供緩沖作用。例如,美國家居裝修零售商家得寶就主動增加庫存,以避免成本增加,但23日特朗普又稱“將在未來2到3周內重新實施‘對等’關稅,讓人摸不著頭緒。

    2. 跨價值鏈談判

    企業可與供應商、制造商及經銷商重新協議合約,尋求臨時成本分攤或爭取折扣。以福特汽車為例,特朗普于3月12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材課征25%關稅,福特立即與其他供應商重新談判,并審查了上游供應商的合約,重新檢視定價模式。

    3. 供應商多元化與轉移

    將采購轉移至其他國家,例如東南亞、東歐、拉丁美洲等地,能夠減緩關稅造成的影響,雖然質量或產能容易發生問題,但即使是部分采購轉變,也能有效降低風險。例如,高度依賴中國制造業的APPLE公司,將部分供應鏈轉移至印度及越南等國,象是iPhone的生產已逐漸轉移到印度的富士康及和碩工廠,以減少中國制造商品的關稅和其他地緣政治風險。

    長期戰略布局:重組彈性供應鏈

    短期戰術提供企業喘息空間,但長期目標需要建立高效,且更具彈性及永續性的供應鏈,因此采用“循環供應鏈”。

    “循環供應鏈”注重于減少浪費、重復利用及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等概念,透過設計可重復使用、再制造及可回收的產品,可使企業減少受關稅影響及降低稀缺性原料的依賴程度。例如,飛利浦在多條產品線中采用循環經濟原則,透過設計可再制造及再利用的醫療器械,飛利浦減少對原材料的依賴外,也增強供應鏈安全。

    永續發展顧問公司ERM認為,實施循環商業模式,會自然推動回流及近岸外包策略,較短的供應鏈能減少交貨時間、運輸成本和地緣政治風險,而“在地供應鏈”相比長鏈,更能抵御沖擊,有效減少額外運輸成本、銷售損失及更換供應商所產生的成本。而這波能透過循環商業模式投資于長期復原力的企業,將能夠在未來動蕩的全球經濟中蓬勃發展。

    來源:中時新聞網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