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本月爆發四天短暫但激烈的軍事沖突,雖雙方迅速宣布?;鸩⒏髯孕Q勝利,國際輿論卻將目光投向第三方中國。據BBC報道,這場看似地區性的軍事對峙,實際上意外讓中國的國防工業成為最大贏家。許多專家說,這可以說是DeepSeek時刻再現。
▲印度與巴基斯坦本月爆發四天短暫但激烈的軍事沖突。(圖/美聯社)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沖突起因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旅游勝地帕哈甘(Pahalgam)發生武裝襲擊,造成26人死亡,多為觀光客。印度將責任歸咎于由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組織,并于5月7日展開“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跨境空襲巴方境內“恐怖主義基礎設施”。此舉引發巴方強烈反應,雙方迅速進入空中與導彈交火狀態。
印方出動法國制“飆風”(Rafale)與俄羅斯制戰機應對,巴方則部署與中國聯合制造的殲-10(J-10)與殲-17(JF-17)戰機。雙方皆稱戰機未越界,僅遠距交火。巴基斯坦聲稱成功擊落多架印度戰機,包括新購的“飆風”戰機,印度則未正面回應此說法。印方強調,所有飛行員均安全返國,并已達成預定打擊目標,擊斃逾百名恐怖分子。
據路透社(Reuters)引述美國官員的報道,巴基斯坦可能使用中國制殲-10戰機發射空對空導彈攻擊印度戰機。此舉讓部分專家形容為中國的國防工業的“DeepSeek時刻”,象征其武器系統首度在實戰中登場并獲注目,“DeepSeek時刻”是指今年1月中國AI新創公司以具成本效益的技術震撼美國科技巨頭的事件。
報道指出,生產殲-10的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Avic Chengdu Aircraft Company)股價在沖突后一周內上漲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