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特朗普vs庫克“巨人之戰”開打!蘋果因應選項一次看

    發布時間:2025-05-25 14:06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揚言,蘋果公司若不在美國生產iPhone,將面臨至少25%關稅,引發高度討論。雅虎財經資深專欄作家紐曼以“為什么蘋果和庫克無法安撫特朗普”為題,分析蘋果執行長庫克面臨的挑戰,以及3種可能因應對策。

    蘋果

    ▲特朗普揚言對非美國制iPhone開征25%關稅,蘋果執行長庫克(左)如何因應備受矚目。圖為兩人2019年同框畫面。(資料照/路透)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紐曼(Rick Newman)指出,相較于大多數企業高層,庫克(Tim Cook)與特朗普的關系友好許多,他與特朗普定期溝通、捐款,避免批評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部分分析師認為庫克展現了如何應對這位善變總統的大師級做法。即使如此,蘋果仍成為特朗普的箭靶。

    經過數月抱怨蘋果將iPhone生產線設于海外后,特朗普于23日威脅要對iPhone課征25%關稅,除非蘋果把生產移回美國。消息一出,蘋果股價下跌3%。紐曼指出,庫克或許最終能想出辦法來擺脫特朗普最喜愛的經濟懲罰手段。但目前蘋果和它的標志性手機成為特朗普眼中的重要攻擊目標。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主要以“貿易赤字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實施關稅。這個創新做法允許他透過行政命令,直接課征關稅。目前已有數起訴訟挑戰特朗普是否有權這么做,但除非法院介入,否則這種新方式讓特朗普能針對特定產業、公司,甚至單一產品,例如iPhone,來量身打造關稅政策。

    紐曼指出,面對特朗普的最新威脅時,蘋果很可能不會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過去,iPhone主要在中國生產,近年來分散至印度和越南等國。這樣的策略合理,特朗普貿易戰的一大目標是孤立中國,長久減少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貿易往來。相對來說,特朗普對印度和越南的態度沒那么強硬,因此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產品,可能不會遭遇同樣程度的關稅障礙。

    但一旦特朗普開始根據產品逐項課征關稅,就無處可藏了。即使加征25%關稅,將iPhone生產移回美國仍毫無意義,因為高昂的成本可能會使iPhone價格,從現在的1000美元飆升至超過3000美元。蘋果必須重新建立整條供應鏈,還得在勞動力短缺的美國制造業中,找尋具備所需技能的工人。

    紐曼分析,在此情況下蘋果有3種選項。

    一:直接承擔25%關稅成本,然后評估能將多少轉嫁給消費者。美國幾乎沒有手機是在本土制造的,特朗普若對iPhone征關稅,或許也會對其他競爭商品一視同仁。在這種情況下,蘋果的劣勢將削弱,比較可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二:增加其他形式的國內支出,取悅特朗普,換得協議。例如:蘋果在2月宣布的5000億美元國內投資計劃,其實多數項目早就已在進行,只是整合起來讓特朗普有東西可以夸耀。眾所皆知,特朗普常藉由威脅來換取有利條件,然后對外宣稱是他的功勞。庫克或許能智取特朗普。

    三:尋求法律救濟,或等法院介入。目前已有至少7起訴訟挑戰特朗普是否能以國家緊急狀況為由課征關稅,這次針對iPhone的威脅,更凸顯該理由的脆弱。若特朗普真對iPhone課稅,那將是依靠這項緊急權力。問題是,什么緊急狀況?iPhone太便宜?需要在一旦中美開戰時,確保能在美國自制?

    部分法律分析師認為法院很可能頒布某種禁制令,阻止特朗普課稅,最終結果可能由最高法院裁決。如果法院完全封殺特朗普使用緊急狀況課征關稅的權力,他仍可使用2018、2019年那種緩慢繁瑣的傳統程序來征收關稅。

    不過,對蘋果及成千上萬正因特朗普關稅政策面臨成本壓力與業務干擾的企業來說,這樣的裁決將是一大喘息機會。他們可趁機囤貨,或發展新方式,讓業務避開關稅沖擊。紐曼總結,特朗普對蘋果和其他大型企業雖握有權力,但大企業們也有其他選擇。他總結,“一場巨人之戰正在上演”。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