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特朗普杠上美國學術界,沒有國際學生的哈佛還是哈佛嗎?

    發布時間:2025-06-01 14:56

    2025年的畢業生們,你們來自街坊、全國和世界各地。來自世界各地,正如它應該的那樣”,哈佛大學校長賈柏(Alan Garber)日前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詞,獲得全場起立鼓掌,看似平常的一番話,在特朗普政府出手試圖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權利之際,更顯意義。

    哈佛大學招收了近6800名國際學生和學者。新華社

    ▲哈佛大學。新華社

    中央社報道,在5月29日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畢業典禮的當天,還傳來另一項消息,距離哈佛校園約8公里的法院舉行庭審,一名美國聯邦法官裁決延長臨時禁令,以阻止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立即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能力。此舉也許可讓國際學生暫時松一口氣。

    不過,特朗普政府近來頻頻出招,包括凍結對哈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和其他補助,還傳出將擴大審查哈佛大學學生簽證申請人的社群媒體賬號,特朗普本人更提議哈佛應將外籍生比例限縮在15%左右。這不僅讓國際學生感到壓力山大,甚至可能沖擊寶貴的學術自由。

    一名哈佛畢業生直言,目前校園彌漫著一股恐慌氣息,有些學生很擔心,“不知道下學期是否還能回來?學校是否還跟過去一樣?”另一名就讀哈佛博士班的臺灣學生受訪也說,“留學生目前身心壓力滿大的”,暑假到了,有些學生不敢回家,深怕一離開,可能就回不來了。

    位于麻州劍橋的哈佛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自由的風氣吸引全球各地學子前往就讀,據統計,哈佛2024到2025學年招生總數中,約27%是外國學生?!昂芟硎苓@邊自由的風氣,鼓勵大家激蕩想法,相互討論”,一位在哈佛唸書已邁入第4年的臺灣學生如此說道。

    但過去習以為常的一切恐怕已出現了變化,面對特朗普政府針對國際學生的各項政策,學子們難免開始留意用字遣詞,以免自己陷入麻煩。這名臺灣學生坦言,從3、4月開始,“日常生活中會有些隱微的自我審查”,每個人都會格外注意自己的研究題目,盡量避開敏感字詞,例如,“一些可能特朗普不喜歡的議題,包括大學自治、性別權益”,就要小心避開會被貼標簽的用字。

    據報導,美國政府4月針對“多元、平等及包容”(DEI)政策、招收國際學生事宜等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哈佛拒不屈服,從此遭到盯上。自由開放的學風與特朗普掀起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基層風潮有極大差異。

    而不僅是哈佛,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等常春藤盟校也被特朗普政府點名,指稱這些大學有左翼偏見和反猶太主義。這些大學去年曾爆發學生示威活動,抗議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

    攻擊哈佛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更廣泛施壓的一環,目的是讓高等教育機構符合政府政策,兩者之間的沖突可說是保守主義對上自由主義。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學講師郭哲瑋直指,特朗普這一系列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中產階級的利益,也是對過去歐巴馬政府強調多元性的反撲。

    聽聞特朗普政府打算要求所有申請赴美留學的外國學生接受社群媒體審查,這讓在美國就學多年的郭哲瑋感到相當震驚,不禁感嘆,“這跟過去我們對美國的想象不太一樣”。

    這類審查恐影響美國學術圈維持多元性的傳統,就社會科學角度而言,希望有不同聲音、不同意見,郭哲瑋指出,“我們相信多討論,真理會越辯越明”,“學術界最重要的就是學術自由”,這是學術的靈魂所在。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很可能會沖擊美國留學市場,促使留學生轉往其他英語系國家。

    看到美國社會越來越兩極化,有些人則不那么悲觀,就讀哈佛的臺灣學生認為,“不要太快對民主制度失望,至少看到司法體系還在運作”,且學校也運用各種資源替國際學生爭取權益。

    對哈佛師生來說,外國學生絕對是重要資產之一,有人直言,“沒有國際學生,哈佛就不是哈佛了”。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這場戰爭如何發展,全球都在看。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