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90%的稀土金屬(包括磁鐵)都產自中國,使稀土成為中美角力的焦點,外銀巴克萊指出,中國掌握了精煉加工能力,坐穩稀土主導地位并非偶然。巴克萊強調,全球礦物供應鏈的真正控制權并不在于誰擁有地下資源,而在于誰能掌握精煉加工能力。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巴克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在稀土精煉方面擁有接近壟斷的地位,這一優勢在2025年4月的出口管制中展現,當時中國發布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后,使一周內稀土價格狂飆3倍。
巴克萊稱,全球稀土礦產貿易極度集中,若以價值計算,約89%的礦產貿易關系處在集中狀態。具體來看,約43%的貿易關系依賴5個或更少的供應商,46%依賴3個或更少的供應商。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稀土原料開采分散在多個國家,但幾乎所有的加工和精煉都集中在中國,目前中國供應全球65%的精煉鋰、近80%的精煉鈷,更控制全球90%以上的精煉稀土供應。
統計資料亦顯示,2023年美國超過90%的稀土進口都來自中國,相較2013年的70%大幅上升,主因在于,目前僅中國有能力滿足這種規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