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3日空襲伊朗,許多關注中東問題的專家覺得,以色列的行動有可能帶來更大后果,即推翻伊朗的伊斯蘭政權。
▲伊朗報復以色列,向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等地發射數百枚彈道導彈。圖為以色列安全部隊檢查被伊朗導彈擊中的房屋。美聯社
《中國時報》援引美媒《Politico》專欄文章指出,以色列此次行動很可能是要促成伊朗“政權更迭”。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長期對這個概念極為警惕,聲稱未參與此次襲擊,以國政府也未明言,政權更迭是此次行動的官方目標,然而空襲已造成20名伊朗高級將領陣亡,再參照2023年秋天以來的脈絡,以軍在加沙、黎巴嫩與敘利亞的行動中,已推翻、協助推翻或重創多個親伊朗的政權,那么“政權更迭”并非無稽之談。
推翻伊朗政權,或至少嚴重削弱伊朗的統治。以色列或許可獨自完成,不一定需要美國支援進攻。以總理內塔尼亞胡13日凌晨發表談話,提到針對伊朗的行動“將持續數日,直至消除這一威脅”。他從未將“威脅”的定義,局限于伊朗的核計劃。
以政府認為,真正危險是伊朗政權本身,不僅是核武和軍事設施。許多伊朗領袖本身即是極端什葉派伊斯蘭思想的堅定信徒,他們長期揚言消滅以色列。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分析家塔萊布魯指出,以國此次還襲擊了伊朗的指揮和控制中心,意味著這次行動,不能單純定義為“反擴散行動”。
不過,以色列真能獨自完成“政權更迭”的行動嗎?軍事分析家普遍認為,以方還需美國幫助,才能摧毀伊朗所有深層核設施。
盡管世界各國已呼吁以伊克制,避免讓中東局勢升溫,但從以色列在加沙、黎巴嫩等地的慣常做法,以國未必加以理會。即使是特朗普,也未必能左右內塔尼亞胡。
不過,現任和前任官員警告,即使伊朗政權垮臺,也未必會迎來更好的政權。一個失序、群龍無首的伊朗,恐成為各種新問題的溫床。
前美國情報官員帕尼科夫分析稱,“歷史告訴我們,情況總是可能更糟。以色列或會發現,自己不再處于暗戰,而是卷入一場持續且更激烈的全面戰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