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以色列之間這場決定性沖突的結果,可能取決于一個關鍵數字,就是伊朗所剩的中程彈道導彈(MRBM)數量。根據以色列軍方與專家評估,過去14個月內,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約700枚MRBM,目前的庫存量可能落在300至1300枚之間。由于缺乏可靠數據,這一數字仍屬粗略估算,無法精準核實。
▲一名男子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拍攝手機照片,畫面中是2025年6月18日星期三清晨,伊朗朝以色列發射的導彈飛越敘利亞領空的情景。 美聯社
據中時引述CNN報道,這一剩馀的導彈庫存正受到以色列過去五天猛烈空襲的影響。以色列國防軍(IDF)表示,他們已摧毀至少三分之一的中程地對地導彈發射器,可能進一步削弱伊朗對以色列的還擊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彈藥消耗的壓力可能讓伊朗更傾向透過談判來結束這場沖突,同時也可能促使以色列在接下來幾天內加強空襲力道,尤其是在伊朗夜間對以色列城市的攻擊似乎已明顯減弱、而以色列空軍幾乎未受到實質挑戰的情況下。
關于伊朗導彈庫存的可靠估計寥寥無幾。不過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司令麥肯錫上將(General Kenneth McKenzie)曾于2023年表示,伊朗擁有超過3000枚各種類型的導彈。
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the Defense of Democracies)資深研究員本·塔勒布盧(Behnam Ben Taleblu)則指出,當中大約有1000至2000枚是中程彈道導彈,具備飛越伊朗與以色列之間1400公里距離的能力,但他認為,這項估算“頂多是隨手寫在信封背面的粗略推算”。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資料,伊朗去年4月13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時使用了120枚中程彈道導彈,10月1日再發射200枚,而在過去五天內又發射了380枚。這些攻擊總計耗掉伊朗約700枚中程導彈。然而,德黑蘭是否因此陷入導彈嚇阻力的存亡危機,還要取決于其原始庫存量的規模,以及以色列自上周五起對伊朗全境軍事基礎設施造成了多少損害。
本·塔勒布盧(Ben Taleblu)認為,這可能讓伊朗剩下約1300枚中程彈道導彈(MRBM)。但其他估計則更為悲觀。
以色列前海軍情報官、現任貝京-薩達特戰略研究中心(Begin-Sadat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資深研究員的平科博士(Dr. Eyal Pinko)表示:“考慮到他們在過去四天內發射了約400到500枚導彈,而且以色列也摧毀了他們部分的導彈庫存,我認為他們現在大約還剩下800到700枚?!?/p>
從去年10月26日以色列對伊朗空防與導彈生產設施的空襲中,外界對伊朗所受損害窺見一二,顯示其損失相當慘重。然而,近期以色列也強化了對伊朗導彈生產能力的警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上周五空襲展開時表示,伊朗已將彈道導彈的月產量提高至每月300枚,照此速度,六年內將擁有2萬枚導彈。他并未提供相關證據。
平科指出,2024年的空襲“摧毀了伊朗制造彈道導彈引擎的主要設施”,對其供應鏈造成嚴重限制。但他也提到,若未來幾個月來自中國的援助出現,仍有可能讓產量重新上升。
本·塔勒布盧則指出,伊朗不希望其中程彈道導彈(MRBM)庫存量“跌破四位數”。他說:“對伊斯蘭共和國而言,數量本身就具備戰略意義?!彼a充道,伊朗擅長“危機管理”,但實際上是個傳統戰力薄弱的國家,而在戰爭時期而非危機時期被迫大量消耗這些彈道導彈,正是讓伊朗陷入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