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住立場反覆、曾揚言退出北約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北約在本周海牙峰會上使出“魅力外交”:軍費目標大幅上修至GDP 5%,特朗普受邀入住皇宮、各國領袖輪番贊美,可看出特朗普對此相當受用,他一改強硬語氣,稱北約“不是敲詐”。北約峰會成果被認為是外交手腕的成功展現,唯獨西班牙拒絕簽署新支出目標,遭特朗普點名批評,恐成唯一可能面臨貿易報復的國家。
▲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在北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合影中交談。 (圖/美聯社)
中時新聞綜合路透、CNN報導,正如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所精心安排,峰會聚焦兩項重大成果:其一,各國承諾將國防與安全支出提高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遠高于目前的2%目標;其二,美國則重申對《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衛條款的支持。盡管多數歐洲國家實際要達成此目標仍有不小壓力,但此舉已被視為特朗普長年施壓的重大成果。
這場峰會的氣氛與幾個月前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跨大西洋關系緊張,新上任的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甚至公開質疑北約能否維持目前形式至峰會召開。如今,各國不僅紛紛表態力挺北約,更在公開場合對特朗普表達高度贊賞。波蘭總統杜達直言:“這是特朗普總統的成功。沒有他的領導,這是不可能完成的?!?/p>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則提議北約應采用“讓北約再度偉大”(Make NATO Great Again)作為新口號。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涅(Dovile Sakaliene)更對CNN表示:“我們完全支持所有能給我們壓力的方式?!?/p>
為了穩住特朗普的態度,呂特可說不遺余力。不僅將峰會安排得簡短精煉,刻意避談可能引爆爭議的議題,更在特朗普啟程赴會前送上一段溢美之詞:“你將完成數十年來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能做到的事,歐洲將會付出巨大代價——而這將是你的勝利?!?/p>
峰會前夜,特朗普更獲罕見殊榮,受邀下榻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所在的皇宮,并出席一場由20位廚師制作、18位侍從服務的皇家晚宴。各國領袖在開幕當天也排隊向特朗普致意,展現罕見一致的禮遇與肯定。
盡管特朗普態度轉變,唯一未能逃過批評的是西班牙。因該國未承諾新軍費目標,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們的作法太糟了”,并威脅將在美西貿易談判中“讓他們付出雙倍代價”。
就連與特朗普關系一向緊張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在峰會期間取得突破。他雖未受邀出席正式會議,只能參加會前晚宴,但仍在會后與特朗普進行了雙邊會談。特朗普暗示未來可能提供烏克蘭更多“愛國者”防空導彈,并罕見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丁“誤入歧途”,坦承對方的領土野心恐不僅止于烏克蘭。
值得注意的是,峰會最終聯合聲明僅有五段文字,相較于去年華盛頓峰會長達38段的聲明明顯簡短。聲明中未提及“俄羅斯入侵”或“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等敏感用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美歐雙方在俄烏戰爭議題上的歧見仍未解決。
對此,斯洛伐克前駐北約大使巴托爾(Peter Bator)表示:“我們錯失了一次向克里姆林宮傳遞戰略訊號的機會,這將在安全上付出代價?!?/p>
歐洲官員也密切觀察,特朗普“重新熱愛北約”的態度,是否會體現在美方對全球軍力部署的檢討上。歐洲安全長年依賴美軍駐扎,各國雖表態愿意承擔更多責任,卻也擔心若美軍縮編過于倉促,將帶來混亂。
一位西歐官員向CNN坦言,峰會前確實擔憂特朗普會再次引爆外交沖突。但在公開場合,對呂特如何“應對特朗普”的話題,各國幾乎集體避談。芬蘭總統低調表示:“外交有很多種形式?!?/p>
峰會結束時,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語氣明顯軟化:“這些人真的熱愛自己的國家,這不是一場敲詐。我們來這里是為了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彼a充說:“我來這里,是因為這是我該做的事,但我離開的時候,心境有點不一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