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上半年ETF市場全景:創新藥領跑,規模突破4.3萬億

    發布時間:2025-07-04 18:29

    2025年上半年,中國ETF市場迎來規模與結構的雙重升級。截至6月30日,ETF市場總規模突破4萬億大關,達到4.31萬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15.57%。港股通創新藥ETF上半年大漲59.31%領跑。截至7月4日收盤,創新藥概念漲勢較乏力,漲幅達0.74%;游戲ETF領漲2.47%。

    圖1

    ▲7月4日,創新藥概念漲勢較乏力。

    圖2

    ▲游戲ETF領漲2.47%。

    據wind數據,上半年,股票型ETF以3.03萬億元規模占據主導地位。債券型ETF表現亮眼,規模激增120.7%至3839億元。商品型ETF同樣實現規模翻倍增長,其中黃金ETF凈流入超236億元。

    頭部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以931.7億元的增量領跑市場,總規模達7513億元。易方達、富國基金緊隨其后,規模分別增長648億元和513億元。中小基金變現突出,海富通基金規模暴漲45.4%(增量432億),大成基金增速達33%。

    醫藥與黃金主題ETF領漲市場

    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ETF收益榜單被醫藥與黃金主題ETF主導。其中,17只醫藥主題ETF表現亮眼,匯添富基金旗下港股通創新藥ETF上半年大漲59.31%,漲幅領先。銀華基金、萬家基金同類產品漲幅均超57%。

    黃金ETF避險屬性凸顯,受美元走弱、全球央行購金、地緣緊張避險情緒抬升等因素影響,金價大幅上行,多只黃金相關ETF漲幅近40%。永贏基金黃金股ETF(39.6%)、華夏基金黃金股ETF(38.7%)領漲黃金板塊。

    其他熱門板塊方面,港股科技相關ETF、游戲相關ETF、港股非銀ETF的漲幅也同樣居前。

    相比之下,光伏與能源板塊ETF表現疲軟,東南亞科技ETF(-12.7%)、煤炭ETF(-12.5%)受產能過剩與需求下滑拖累。

    資金流向:避險強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股票型ETF區間凈流出了近50億元。華夏基金的機器人ETF吸金104.09億元,成上半年凈流入最多的行業主題ETF。港股相關主題ETF受熱捧,帶動跨境ETF總規模環比增長33.23%。其中,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規模激增190億,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增長130億元。

    避險資產配置強化,華安黃金ETF凈流入236.6億元,債券ETF中海富通短融ETF、南方上證公司債ETF凈流入均超185億元。

    寬基ETF資金流向分化明顯,滬深300ETF(華夏)凈流入303億元,而中證A500等小盤指數ETF則持續面臨資金流出。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場規模前三的股票型ETF分別為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夏的滬深300ETF,最新規模分別為3747.02億元、2659.05億元、1967.03億元。

    政策驅動創新產品涌現

    7月2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集體獲批,此次獲批的10只科創債ETF,有6只跟蹤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3只跟蹤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1只跟蹤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其中,易方達、博時、廣發、招商、鵬華、華夏等6家旗下科創債ETF將在上交所上市,嘉實、富國、南方和景順長城等4家則在深交所上市。

    據新華社報道,業內人士稱,科創債ETF的推出,一方面將填補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債券基金領域的空白;另一方面,科創債ETF能夠吸引各類資金精準投向科創重點領域,助力科創企業拓寬融資來源、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

    與此同時,創新藥領域迎來全鏈條支持政策。6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大創新藥研發支持力度、支持創新藥進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支持創新藥臨床應用、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等。

    2025年上半年,中國ETF市場在規模上實現顯著突破,總規模超過4.3萬億元。主題投資(尤其是醫藥、黃金)與避險需求主導了市場表現,不同類型ETF的資金流向呈現分化。政策層面,首批科創債ETF獲批及創新藥支持政策出臺成為市場關注點。

    星島環球網王一帆報道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