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據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發布最新報告指出,由于干旱和缺水問題沖擊了銅礦的生產加工,而銅是制造芯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這導致銅供應鏈可能出現風險。報告中預測,到了2035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芯片產能可能因為銅的供應問題而被迫中斷。
▲ 路透社
路透報導,銅在制造芯片中的數十億個微小導線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盡管產業正在積極尋找可以替代銅的材料,但目前還沒有其他材料能夠在價格和性能方面與銅相提并論。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當前正因為水資源短缺而導致銅產量不斷下降。普華永道報告預測,在2035年之前,供應半導體產業的17個主要國家中,大多數都將面臨嚴重的干旱風險,這無疑對整個供應鏈構成巨大威脅。
該報告指出,來自中國、澳洲、秘魯、巴西、美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墨西哥、贊比亞以及蒙古的銅礦開采商,都將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這意味著全球所有的芯片制造地區都將面臨潛在風險。
目前智利約有25%銅產量正面臨中斷威脅,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這個比例將上升至75%,而到了2050年,甚至可能高達90%至100%。
分析指出,氣候干旱是影響銅礦加工的主要原因。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壓力,智利和秘魯已經開始著手改善礦業的生產效率,并積極興建海水淡化設施,以確保水資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