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臺表示,位于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會在今明兩日大致移向呂宋北部,隨后進入南海北部并逐漸增強,有較大機會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但其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量。
7月18日
【3:35】按照現時預測,韋帕會在今晚(7月18日)至星期六(7月19日)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范圍,天文臺屆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預料韋帕隨后會逐步增強并靠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與其相關的強風區及外圍雨帶亦會逐漸影響本港,星期六稍后至星期一會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風勢頗大,海有大浪及涌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水上活動。天文臺會考慮在星期六的日間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并視乎韋帕與珠江口的距離、其強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星期日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7月17日
【12:15】天文臺中午發特別天氣提示,指按照現時預測,位于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會在明晚(7月18日)至星期六(7月19日)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范圍,天文臺屆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預料該熱帶氣旋隨后會逐步增強并靠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與其相關的強風區及外圍雨帶亦會逐漸影響本港,星期六稍后至星期一會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風勢頗大,海有大浪及涌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水上活動。天文臺會考慮在星期六的日間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并視乎該熱帶氣旋與珠江口的距離、其強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星期日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市民請留意天文臺的最新天氣消息。
天文臺料臺風級別“西登”
臺風︱“韋帕”即將命名 穩定移向呂宋
在上午8時,該熱帶低氣壓集結在馬尼拉以東約750公里,預料向西北或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22公里,大致移向呂宋北部一帶并逐漸增強。據中國天氣網分析,該熱帶氣旋增強為熱帶風暴后,較大機會命名為“韋帕”。
根據天文臺路徑預測,熱帶低氣壓會在周六(19日)橫過呂宋北部并進入香港800公里范圍,周日以臺風強度在香港以南約一百至二百公里掠過,并以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145公里的強度,即接近強臺風的強度移向廣東西部沿岸,屬破壞力較強的“西登”路徑。其在呂宋期間,會否登陸而令路徑及強度受影響,可能是其對香港影響的其中一個關鍵。
打風︱風暴呂宋北部先行“撞山”? 對路徑影響存變量
天文臺前助理臺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一般來說熱帶氣旋在橫過呂宋時如果登陸陸地,對路徑的影響很難說實,變量很多,過往有研究指會較原本路徑偏西,但并非一定,所以很難預計。
不過他指可以肯定的是,對環流的強度一定有影響,尤其呂宋北部地形多山脈。如果是像2018年超強臺風山竹的情況,整個環流都經過陸地,對強度影響會更大,若只是輕微掠過北端則影響較少,市民要繼續留意發展。
打風︱天文臺:垂直風切較弱有利發展
天文臺昨晚亦在《天氣隨筆》提到,現時菲律賓以東垂直風切變較弱,海面溫度亦超過30度,加上高空反氣旋南側的偏東風跟西南季候風在該區匯聚,為該熱帶氣旋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天文臺指,近兩三年人工智能計算機模式迅速發展,根據天文臺的初步統計分析,人工智能計算機模式對大尺度天氣形勢的預報表現已經達到甚至略優于傳統計算機模式的水平,而對熱帶氣旋的路徑預報誤差普遍較傳統計算機模式小,尤其在預報期較長(約四至五日后)的預測。
文章坦言,上述誤差足以對該熱帶氣旋最終如何影響香港構成不確定性。無論如何,受熱帶氣旋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預料接近周末廣東地區天氣仍然會持續酷熱,而高溫亦有機會觸發局部地區的雷雨。隨著熱帶氣旋進一步靠近,本港周末至下周初天氣會變得不穩定,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風勢頗大,海有大浪及涌浪。預報員會密切監察及評估該熱帶氣旋的發展,適時向市民發放最新天氣信息。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編輯︱梁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