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潰敗,綠營內部氣氛沉重,民進黨第一時間將責任推向罷團,引來外界批評。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雖于28日請辭黨職止血,但矛頭迅速轉向此次罷免行動主導者、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外界頻頻呼吁,這位長年坐鎮的“萬年總召”應主動下臺負責。
▲柯建銘。中時資料照
根據《中評社》29日的報道指出,柯建銘是否愿意請辭,牽動的不僅是“立院”黨團權力板塊,背后更暗藏綠營在新竹市的權力重組。特別是在他欽點的新竹陽明交大法學教授林志潔于2024“立委”選舉及此次雙罷皆以慘敗收場后,部分新竹市年輕世代綠營人士開始按捺不住,準備挑戰柯系勢力,重整新局。
目前民進黨在新竹市共有9席市議員,柯系掌握過半,林智堅系則居次。 表面上兩大陣營在議會配合無間、戰力充沛,實則在2026與2028的選戰布局上各懷鬼胎。林智堅雖是柯建銘一手栽培,2014年順利接棒市長,但上任后卻自組人馬,削弱柯的影響力,兩人關系因此決裂。林2022年轉戰桃園失利后,柯才重新掌控新竹政局,并積極削弱林系勢力。
“大罷免”期間的主導權爭奪,也進一步揭露雙方斗爭。林系人馬、劉康彥辦公室主任林士凱原本為新竹青鳥發起人,是罷團串聯的核心,但柯建銘最終將雙罷領銜人頭銜轉給自己人戴振博。外界普遍解讀,柯此舉是為阻斷林系勢力回歸,尤其林士凱與戴振博皆有意問鼎2026北區市議員,這場代理人戰爭早已悄然展開。
如今罷免全盤皆輸,新竹綠營士氣重挫??陆ㄣ戨m出面鞠躬承認敗選責任,尚有風度;反觀林志潔則在臉書與批評媒體筆戰,甚至以鄭正鈐罷免票數多于自己“立委”得票為傲,顯見未經選戰洗禮的政治敏感度與格局落差。
分析人士直言,同溫層過厚、缺乏內部批判與反省,正是“大罷免”慘敗的根源。民進黨內部雖表面團結,但實際上早已分裂為多股山頭,只是一致對外的殼尚未破裂。 2026新竹市長人選預料仍會由林志潔出線,但黨內潛在人選不乏其人,若柯建銘持續不肯放手,勢必抵觸賴清德強調的黨內整合與世代交替,新竹綠營勢必迎來新一波激烈權力重組。
編輯︱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