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記者 葉紫 上海報道
這家曾經虧損的AI芯片企業,在大模型浪潮中實現了華麗轉身,以超過43倍的營收增長展現了國產AI算力的爆發式需求。
8月26日,寒武紀(688256.SH)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去年同期凈虧損5.3億元。
截至當日收盤,寒武紀股價報1329元/股,總市值5560億元。年內漲幅101.98%,成功翻倍。
關于公司營收大增的原因,寒武紀表示,主要系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半年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9.1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31億元,實現了根本性改善。
從收入結構來看,云端產品線貢獻了28.70億元收入,占比高達99.6%,成為寒武紀收入的絕對主力。半年報提到,公司保持了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01%,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5.85%。
公司稱,已掌握7nm等先進工藝下開展復雜芯片物理設計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并已將其成功應用于思元100、思元220、思元270、思元290、思元370等多款芯片的物理設計中。
十大流通股東信息顯示,截至6月30日,北向資金持有寒武紀1570.4萬股;知名牛散章建平二季度持有寒武紀股份數量不變,為608.63萬股。
就未來發展,寒武紀稱,公司正在推進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39.85億元。資金用途明確指向兩大核心項目: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臺項目和面向大模型的軟件平臺項目。
編輯︱梁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