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食物開封后1毒素急增恐致肝癌,花生果仁7類食物風險高

    發布時間:2023-05-11 14:50

    天氣炎熱多雨,食物開封后要盡快食用,免得產生1種毒素,增加患肝癌風險。有家醫科醫生指出,若食物保存不當,較容易產生此種毒素,即使高溫烹煮也難消滅,食用后容易傷肝,甚至會增加患肝癌風險。有7類食物風險較高,例如花生及果仁。

    食物保存不當 1毒素急增恐致肝癌

    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食物保存不當,有機會產生黃曲霉毒素(Aflatoxin)。何謂黃曲霉毒素?李醫生講解如下: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很高毒性的物質,由特定霉菌(例如黃曲霉或是寄生曲霉)產生,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除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外,亦是導致肝癌的主因之一。

    黃曲霉毒素主要分為4類:B1、B2、G1、G2。最常見的是B1黃曲霉毒素,肝毒性非常高,會導致肝細胞損傷,甚至肝癌。

    7類食物風險高 黃曲霉毒素高溫難滅

    李思賢醫生指,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合黃曲霉毒素(Aflatoxin)滋生。黃曲霉毒素不是加熱就沒事了,其耐熱度可達260至280°C,一般烹飪是很難消除的。所以,保存食物時要留意通風及保存時間。

    黃曲霉毒素常見于保存不當的食物,以下7種食物也曾被驗出黃曲霉毒素:

    1、花生

    2、粟米

    3、大豆

    4、堅果

    5、香料

    6、五谷雜糧

    7、咖啡豆

     4類人易受黃曲霉毒素影響 愛吃花生風險高

    李思賢醫生指,比較容易被黃曲霉毒素影響的4大族群如下:

    4類人容易受黃曲霉毒素影響:

    1、長期飲酒的人

    2、正在服用肝臟代謝藥物的人士,例如血脂藥、止痛藥等

    3、長期食用花生的人

    4、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帶菌者

    減低黃曲霉毒素影響 飲食4大建議

    李醫生指,要避免黃曲霉毒素對身體的影響,飲食及食物保存方面要留意以下4件事:

    要減低黃曲霉毒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留意以下4件事:

    1、盡量選擇新鮮的食材

    2、開封后也盡量用密封罐保持食材干燥,并放在陰涼處

    3、超過有效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即使沒看到也是有可能有毒素

    4、多購買小型包裝食物,開封就盡量吃完

    內容獲“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授權轉載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