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軍事專家解讀:中方為何拒絕華盛頓提出的中美防長會晤請求

    發布時間:2023-05-31 08:20

    在5月30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五角大樓表示,中方正式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兩國防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會面的請求,請問中國外交部有何回應?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當前中美兩軍對話面臨困難的原因,美方是清楚的,美方應當切實尊重中國的主權安全和利益關切,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展現誠意,為中美兩軍對話溝通創造必要的氛圍和條件。相關鏈接:美炒作中方“拒絕”兩國防長會晤提議,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回應

    毛寧

    不過,據《環球時報》了解,按照一般外事程序,兩國高級官員會晤通常需要工作層提前做好溝通,所謂“最后一刻”指的是一些具體細節的最終敲定。美國所謂的努力實際上只體現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口惠而實不至,并沒有在行動中有所體現。對此,美國自身也心知肚明。

    公開報道顯示,就在五角大樓聲稱“美國為兩國防長會晤做出努力”的同時,臺灣防務部門官員25日稱,美國政府經總統提用權渠道對臺武器援助案近期已開始實施,首批交付的“毒刺”防空導彈于24日運抵臺灣。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向臺灣提供武器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這是極其錯誤、非常危險的舉動。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30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當前美方的做法處處充滿自相矛盾,無法不令人質疑:一方面,美國號稱想要和中方保持軍事上的溝通,為中美關系設置所謂護欄;但另一方面,它卻不斷對中方進行侵權和挑釁。“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但美方不斷通過‘切香腸’的方式來挑釁中方,這是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這種虛偽的表現毫無誠意。”

    一直以來,中美兩軍關系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對保持兩軍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以及保持雙方各層級間的溝通高度重視。另一位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大軍事力量,中美兩軍關系保持穩定事關區域和全球安全問題,尤其當前中美一線部隊會頻繁接觸,兩軍高層會晤不僅是戰略上的溝通,對一線部隊的危機管控也有積極意義。這位專家直言,但現在美方一邊侵犯中方的利益,一邊要求中方維護其利益,對此,中國不能不表明立場和態度。“如果美國不能端正態度,本著解決問題來進行高層會晤,則根本沒有會晤的必要。”

    專家分析認為,目前,美方不僅企圖將中美兩軍高層無法正常溝通的“鍋”扣在中方頭上,還希望借機攪亂地區局勢?!度A爾街日報》引述一些美國官員說的話警告說,中國拒絕會晤可能會引發東南亞盟友的不安,擔心自己被夾在中美這兩個大國之間。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國家安全戰略教研室大校副主任張弛30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導致東南亞國家擔憂的真正根源是美國,推動地區國家選邊站隊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觀察美國推動所謂“印太戰略”可以發現,其一向慣于用分而治之和操弄意識形態的手法,通過制造矛盾和對立來操控其他國家。他認為,“在亞太地區,美國推行的是排他性的多邊主義,主旨是希望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同時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美國的這種做法會加劇國際社會對立,推高地區對抗和沖突的風險。”

    張弛進一步表示,與美國“設立各種排他性的小圈子”、“從地緣政治斗爭中謀取私利”不同,中國長期以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三大倡議。中國推行的是一種包容性的多邊主義,根植于開放、包容的中華文明,“我們堅定不移地奉行包容性的多邊主義,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以務實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實踐成果”。

    相關新聞:

    中國防長將赴新加坡出席香會,外媒:中美防長互動將受密切關注

    商務部長王文濤與戴琪會面,就中美經貿關系同意保持溝通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見美國務次卿,盼中美關系回歸正軌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