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將“安全教育”納入部定及校訂課程,各校自行設計與開辦特色課程。緊臨省道臺11線的臺東縣信義小學,校方在放學時讓學生整隊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在快步過馬路后,學生還會在路邊向左右停等的駕駛人鞠躬致謝,此舉引發外界正反兩極爭論。對此,百萬網紅Cheap指出“停讓不是美德是法律規定”,發文直酸“是看到皇帝嗎?”。
▲臺東縣信義小學老師帶領學生過馬路,在路口向左右停等的車輛敬禮。
臺東縣信義小學考量到校園周邊交通流量大、車速快,認為必須教導學童安全過馬路。校長廖允伶說,該校一至六年級每學期實施至少4節安全教育課程,由教師帶領孩子,實際觀察校園周邊交通流量,估算穿越馬路時間,認識交通標志、標線及反光鏡等設施,實地指導學生上、放學過馬路。
網紅Cheap昨(23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校方讓學生整隊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在快步過馬路后,還要在路邊向駕駛人鞠躬致謝,此舉讓他認為“完全違背人本交通,教壞囝仔大小,‘有夠可悲’”。
“是看到皇帝嗎”Cheap表示,在封建時代,皇帝被視為天命,老百姓必須以跪拜的方式,表達對皇帝的尊崇和敬畏,“今天什么時代了還在跟汽車鞠躬,在人本交通的理念中,道路設計和政策制定,應以最弱勢的道路使用者,也就是‘行人’為中心,結果還在跟汽車鞠躬,真的很可悲”。
“停讓不是美德是法律規定”Cheap指出,行人必須跟比他更大、速度更快,會造成行人傷害的車輛表示感謝,無形中將行人置于次等地位,“最重要的,停讓是法律規定、是義務,不是你品德好,所以你會禮讓”。
Cheap也呼吁,“請不要宣導跟駕駛鞠躬”,不要本末倒置,這種作法只會降低駕駛人應該遵守交通規則的責任感,當車輛停讓行人變成一種值得贊揚的行為,而不是基本的法律責任時,可能會淡化駕駛人遵守規則的認知。
“不存在互相禮讓”Cheap直言,“行人間互相禮讓、駕駛間互相禮讓都OK,行人跟駕駛在互相禮讓個毛啊,不對等的關系還在禮讓,腦子壞掉了嗎?簡單說好了啦,過去50年,臺灣駕駛從不停讓行人,駕駛有下來跟行人鞠躬嗎?”。
來源:中時新聞網
推薦閱讀:





